骨折后不可以做的事情
核心提示:神经受损的四肢骨折,其骨折裂端的状况犹如刀刃一般锐利。在这种状况下,任何揉捏、按压的动作不仅可能引起出血,更可能刺伤或切断周边神经,甚至引发严重的神经麻痹。
生活中的一些意外,如走路摔倒、下楼梯失足、车祸等,都可能引发骨折。面对骨折,许多人因疼痛而盲目地选择用手按摩腿部以缓解疼痛,然而这种做法实则暗藏风险。骨折并非简单的自我处理就能解决,不当的处理反而可能加重伤势。那么,骨折后我们应该避免哪些行为呢?
1. 对于颈椎骨折,任何揉捏的动作都可能导致脊髓受压,从而引发高位截瘫。同样,胸腰脊柱骨折时,过多的揉捏会损伤腰脊髓神经,可能导致下肢瘫痪。
2. 当骨折是由于血管刺穿引起内出血时,其裂缝可能极其锋利。任何按压、揉捏、挤压的动作都可能刺穿局部血管,导致出血。例如,锁骨骨折时揉捏可能会损伤锁骨下动脉;肱骨外踝颈骨折时,揉捏会损伤腋窝动脉;肋骨骨折时,不恰当的处理则可能导致骨折端刺穿肺部,引发气胸、血胸等一系列并发症。
3. 对于神经受损的四肢长骨骨折,其裂端的锐利程度如同利刃。在这种状况下,任何触碰都可能引起出血,并可能刺伤或切断周围的神经,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神经麻痹。
4. 在面对如大腿、骨盆或多发性肋骨骨折等严重休克合并内脏损伤的骨折时,患者可能因失血和疼痛而休克。任何揉捏的动作都可能进一步加重休克,甚至危及伤者生命。
5. 对于股骨颈、腕骨骨折等可能导致骨缺血性坏死的状况,不恰当的处理会损伤关节囊血管和骨干滋养血管,导致骨颈缺血性坏死。当骨折引起内部肌肉出血时,揉捏会加重肌肉和血管的损伤,长时间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缺血,神经功能丧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肢体坏死,甚至发展为挤压综合征,危及生命。
面对骨折,我们应保持冷静,避免不当处理。摩擦脚部或进行其他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会加重伤势,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骨折后,患者应及时就医,耐心等待专业救护车的到来,接受科学治疗,这样才能有助于骨折的快速恢复。记住,面对骨折,切勿自行处理,否则可能影响骨折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