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死宫内如何预防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Weiner等人首次震惊地发现,Rh阴性死胎孕妇会引发凝血系统疾病。研究揭示,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纤维蛋白、凝血因子Ⅰ、Ⅶ、Ⅷ、Ⅸ和Ⅹ的水平都会有所上升。当胎儿在怀孕20周后不幸死亡时,胎儿的组织会激发母体的凝血系统,导致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消耗凝血因子,引发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变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死胎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间密切相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能够更及时地诊断胎儿宫内死亡,减少母亲并发症的发生。结合正规的产前监测,我们可以预防胎儿死亡。理解并评估胎儿在子宫内濒死的风险,并在妊娠晚期进行适当的产科干预和确保新生儿救援设施的完备,可以有效降低胎儿死亡率。因为大部分的胎儿死亡是由畸形和缺氧引起的,所以这是预测和评估的关键所在。
要降低胎儿死亡率,我们需要:
1. 深入了解母亲的病史。根据对孕妇医疗、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调查,我们可以区分出高危和低危人群,其中胎儿宫内死亡率分别为5.4%和1.3%。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测是减少胎儿死亡的重要一环。
2. 胎动是孕妇可以自我监测的最简单、经济、方便的方式。如果12小时内胎动少于10次或每天减少超过50%,应考虑胎儿宫内窘迫。在高危妊娠期间,胎盘功能下降、药物如镇静剂或硫酸镁等可能导致胎儿运动减少。如果发现胎儿活动急剧增加后突然停止,通常表明胎儿在宫内急性缺氧,主要由脐带压迫或胎盘早剥引起。
3. 通过瑞典1972年的妊娠图进行观察,Westin首次使用妊娠图来观察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动态观察孕妇体重、腹围、宫高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IUGR(宫内胎儿发育迟缓)、畸形儿童、羊水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4. 生化检查也是重要的监测手段。例如,母尿中的雌三醇(E3)在妊娠期持续上升,但在胎儿死亡后24至48小时内开始下降。大部分E3来源于有功能的胎肾和胎肝,因此连续监测E3含量变化可以提供关于胎儿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了解并遵循上述建议,我们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胎儿宫内死亡,保障母婴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