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型肺结核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治疗肺结核的策略及其预后
针对肺结核的治疗,我们采取一系列化学治疗方案,以根除病原体并防止病情恶化。
一、化学治疗
对于轻度肺结核,我们单独使用异烟肼(INH),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15mg,疗程持续一年。对于稍重的病情或者考虑有耐药菌感染的情况,我们会采用异烟肼与链霉素(Sm)的联合治疗方案。链霉素的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0-30mg,使用期限为一个月至三个月不等,而异烟肼的治疗则会持续一年以上。如果病情较重,我们还会加入利福平(RFP)和吡嗪酰胺(PZA)进行治疗。利福平的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使用期限为三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当肝功能出现异常时,我们会避免使用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而采用乙胺丁醇(EB)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疗程为六个月。
二、针对特殊病情的治疗
对于合并气管结核的患者,除了全身化疗外,我们还会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在雾化液中加入异烟肼和地塞米松,可以促进行气管粘膜炎症和水肿的吸收,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促进淋巴气管瘘的愈合。对于因气管结核引起呼吸困难或大叶性肺不张的情况,除了雾化吸入外,我们还会使用泼尼松(强松)进行治疗。当气管淋巴结酪物突然破裂进入气管或支气管时,我们可以作为应急救援措施之一。
至于预后方面:
大部分的原发型肺结核患者预后良好。如果免疫力强并且治疗合理及时,病变可以在三到六个月后开始吸收。持续治疗一年或一年以上的人可以在两年内完全吸收并愈合。原发病变的愈合主要以钙化形式为主,钙化意味着病变至少已经存在六至十二个月以上。钙化是儿童结核病的特征之一。如果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如结核性胸膜炎、原发病变扩大等。如果细菌通过血液传播,还可能导致粟粒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其他器官的病变。也有可能病变尚未完全吸收或硬结,但无活动症状,我们称之为静态病变。
肺结核的治疗和预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免疫力和治疗策略。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