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产后抑郁症?
探究产后抑郁症的深层原因及情绪表现
产后抑郁症,一种在生育后出现的心理疾病,其成因复杂,涉及到生物和社会心理多个方面。让我们深入解析其背后的多元因素以及患者的情绪变化。
一、生物因素:
1. 内分泌变化:分娩过程中,体内的内分泌环境经历巨大变革。产后24小时内,胎盘类固醇的释放急剧变化,这一变化被认为是产后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产妇在临产前因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而感到快乐,分娩后这一激素的减少则可能引发抑郁。
2. 遗传因素: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更高。
3. 产科因素:产前心态与产后抑郁症紧密相关。产时、产后的并发症,如难产、滞产等,会带给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诱发产后抑郁症。中枢神经机能的影响也可能与产后抑郁有关。
4. 躯体疾病因素:患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抑郁,特别是感染、发热等情况对产后抑郁有一定影响。
二、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产妇的人格特征、产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等都会影响情绪。除此之外,诸如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照顾婴儿带来的疲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分娩时医务人员的态度等都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至于情绪变化,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持久性的情绪低落。她们可能表现出阴郁的表情,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描述自己的心情时,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等词汇。患者经常感到压抑和郁闷,可能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尽管有一段时间可能有所好转,但很快就会再次陷入抑郁。尽管患者的抑郁程度可能并不严重,但情绪反应依然明显。轻松愉快的谈话或幽默的警句可能暂时缓解其情绪。患者本人能够感知自己情绪的不正常,但往往将其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产后抑郁症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涉及到生理和心理的多个方面。了解其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心和支持产后妈妈,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