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肾炎的临床检查手段
隐匿性肾炎的临床检查主要依赖于一系列辅助手段,尤其是尿液检查,具体细节如下:
一、尿液检查
对于隐匿性肾炎的诊断,尿液检查是首要的检查手段。
1、无症状血尿:患者显微镜下可见持续的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反复肉眼血尿。每100ml尿液中,血的含量达到0.5ml或红细胞计数超过5×10^9/L,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在感染、发烧或剧烈运动后会出现一次性肉眼血尿,随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出现血尿,但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糖等其他检查可能完全正常。肾小球源性尿红细胞的形态常常出现异常变化,各种变形的红细胞,如草莓状、荷叶状等,可以在不同的显微镜下观察到。
2、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的尿常规蛋白呈阳性,而尿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则为阴性。尿蛋白通常低于2g,主要是白蛋白。除此之外,尿沉渣正常,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无异常发现。血常规、血沉、血小板、凝血时间等均无异常。尿细菌培养呈阴性,尿结核菌和细胞学检查也无阳性发现。肝肾功能正常,包括肌酐清除率、尿比重、浓缩试验等。其他如“O”试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冷球蛋白等均为阴性,补体水平正常。在IgA肾病患者中,血IgA及其他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会增加。
二、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尿液检查,隐匿性肾炎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其他辅助检查。肾图、肾脏核素扫描、B超检查、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等均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且结果通常表现为正常。
通过这些细致而全面的检查,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隐匿性肾炎,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诊断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和信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