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早期症状明显,但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病症,给治疗带来诸多困扰。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病情发展,尤其是孕妇,因该病对胎儿有潜在危害,必须做好预防检查和远离不良病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呢?让我们一起探究。
目录:
甲亢的误诊情况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的发病原因
甲亢疾病的分类
甲亢并发症
甲亢的检查
一、甲亢的误诊情况
部分甲亢患者因症状与某些疾病相似,常被误诊。例如,心脏病、腹泻、精神疾病、月经不调及眼病等。甲亢患者可能出现心跳不规律、心跳加快等心脏病表现,因此被误诊为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部分患者的肠蠕动加快,导致排便次数增多,可能被误诊为结肠炎。甲亢患者的甲状腺素分泌过多,可能引发中枢神经兴奋,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坐卧不安、失眠、烦躁等。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等生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的眼球外突症状可能被误诊为角膜炎或眼眶后部肿瘤。
二、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的发病原因
弥漫性甲状腺亢进症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Graves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包括精神刺激、感染、妊娠、手术等诱因。患者可能出现怕热、多汗、易倦、烦躁、手抖、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症状。该病还可能伴有突眼症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眼征、手震颤等。年龄较大、极度消瘦乏力、甲状腺轻度肿大等症状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
三、甲亢疾病的分类
甲亢疾病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也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或突眼性甲状腺肿等,此类型在甲亢中最常见,约占90%。患者体内常可检出甲状腺刺激激素受体抗体,临床上常有高代谢征群、突眼症、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等典型症状。二是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此类型常见于患甲状腺结节已多年的病人,中老年多见,起病缓慢,症状轻微,突眼少见。甲状腺核素显像可见甲状腺吸收131I呈轻度弥漫性增高,但有散在的结节性浓集,TSH或外源性甲状腺激素不能改变其吸碘功能。
深入理解甲亢:自主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新生儿甲亢及其并发症
当我们探讨甲状腺问题时,不得不关注甲状腺腺瘤或结节。其中,自主性高功能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是一种特殊的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大多数患者呈现单发性腺瘤,偶尔也会出现多发性结节。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过程缓慢,症状较为轻微,通常不会伴有突眼症状,更多的表现为T3型甲亢。甲状腺核素显像会显示甲状腺存在单发性或多发性“热结节”。这种结节不受TSH的调节,因此被称为自主性高功能性结节。
另一方面,新生儿甲亢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甲亢类型。当患有甲亢的孕妇分娩时,其所生的婴儿有可能同样患有甲亢。这种发生率与母亲体内的TRAB浓度密切相关,因为TRAB可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引发甲亢。虽然大多数患儿的甲亢会在出生后1至3个月内自行缓解,但也有极少数患儿的母亲并无甲亢史,这可能与患儿自身的免疫异常有关。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甲亢的一些并发症。
首先是甲亢性心脏病,它主要出现在16至73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占甲亢患者的13.4%至21.8%。这种并发症常常在甲亢出现后的2至3年内发生。除了典型的甲亢症状外,心电图检查会发现一系列异常表现。甲亢治愈后,心脏病症状也会随之好转。
其次是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主要出现在男性青壮年身上。这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常与甲亢性肌病混淆。但甲亢周期性瘫痪与血钾的代谢和分布异常密切相关。免疫因素也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波动,进一步影响钾的水平。
最严重的是甲状腺危象,这是一种紧急状况,占甲亢的1%至2%,通常与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分娩、过度劳累、突然停药等因素有关。病情恶化时,可能出现高热、心率加快、躁动不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危及生命。
甲亢还可能引发眼病、肌病等并发症。眼病表现为突眼,可能同时出现在甲亢发生时,也可能在甲亢之前或好转后出现。良性突眼较为常见,而浸润性突眼则较为罕见。对于良性突眼,仅需要治疗甲亢;而对于浸润性突眼,则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
甲亢及其并发症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虽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预防和治疗仍然至关重要。理解这些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健康挑战。
甲亢的全面检查与分析 在诊断甲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保准确的病情评估。以下是详细的检查内容: 1. 基础代谢率(BMR)测定:通过仪器测定或计算法求得,计算公式为安静时(脉搏 +脉压)-111=BMR%。甲亢时BMR会增高,超过15%,与甲亢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2. 血液检查:包括血胆固醇、肌酸磷酸激酶(CR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SGOT)等。甲亢患者通常会出现血胆固醇降低,低于150mg/L,同时这些酶的水平会升高。 3. 外周血细胞检查:确保外周血细胞数量大于4.5×109/L,中性多核白细胞大于50%,这样才能考虑使用抗甲状腺药物。 4. 甲状腺吸碘率: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功能。女性6小时的吸碘率为9%-55%,男性为9%-50%,24小时为20%-45%。本实验受药物和含碘食物的影响,因此检查前2-3周应避免这些因素。 5. 甲状腺激素测定:包括T3、T4、rT3等。甲亢时,这些激素水平都会升高。其中,T3的正常值为950-205μg/L,T4的正常值为60-14.8μg/L。 6. TSH(促甲状腺激素)测定:正常值为3-10mU/L。在垂体性甲亢中,TSH会升高,而普通甲亢时,TSH水平多在正常范围或降低。 7. T3抑制试验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用于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在甲亢患者中,T3抑制试验的131Ⅰ抑制率通常小于50%,而TRH刺激后,甲亢病人的TSH不升高。 8. 抗体检查:如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等,在甲亢患者中阳性率很高。尤其是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或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在超过90%的甲亢病人中呈阳性。 这一系列检查为医生提供了关于甲状腺健康状况的宝贵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你或你认识的人正在经历类似症状,请尽快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