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上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都江堰上榜(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分别有它山堰、兴安灵渠、郑国渠、坎儿井、龙首渠、鸿沟、京杭大运河、都江堰、芍陂、淮扬运河,告诉您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详细景点,供您参考选择。
它山堰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县鄞江镇西南它山旁,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它山堰长134.4米,面宽4.8米,皆用长2至3米、阔0.2至0.35米条石砌筑,左右各36石级。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干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与江河分流,咸淡阻隔。它山堰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迄今千余年,历经洪水冲击,仍基本完好,继续发挥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1988年12月28日,国务院公布它山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安灵渠
灵渠,又名澪渠、零渠、秦凿渠、明清时期称陡河。民国年间,又称为湘桂运河。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 由于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从而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自秦代至民国两千余年来,成了岭南和中原唯一交通孔道。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
郑国渠
郑国渠是位于咸阳市泾阳县的旅游景点,其总占地面积为48万亩,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现在其中还拥有泾河大峡谷、黑沟、龙盘栈道、龙涎瀑等著名景点,现已成为一处集历史人文、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点,也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坎儿井
这个被称之为是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儿井位于吐鲁番境内,其发展至今,现也拥有1200多年的历史,整个坎儿井全长5000公里,现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绿色灌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历来也凭借深厚的水文化历史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历来也有不少游客前来旅游,现也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
龙首渠
龙首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其位于陕西省境内,自西汉武帝年间始建以来,距今也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而且龙首渠的建成,使4万余公顷的盐碱地得到灌溉,现已成为世界水利史上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也为世界水利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鸿沟
鸿沟是位于河南荥阳市,且始建于战国时魏惠王十年的水利工程,其遗留至今,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是黄淮间中原地区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为后来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条件。。
京杭大运河
这处被称为中国最长的古代运河主要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不仅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整个河道全长1797公里,衡横跨于包括浙江,江苏等诸多区域在内,自建立以来,就对中国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其其中还拥有各种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也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成为了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都江堰
这处被称为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的都江堰,地处于成都都江堰市,整个枢纽工程主要由诸多建筑物,水库以及塘堰等构成,总占地面积为200亩,现不仅是当地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知名的旅游景点,在其中分布着伏龙观、二王庙等景区,现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芍陂
芍陂是位于安徽淮南市境内的水利工程,其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迄今26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现也被评为泉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淮扬运河
淮扬运河是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扬州市之间的水利工程,其全长一百七十余公里,于公元前486年开凿,现也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历来也为中国东部地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其既是黄金水道,也是文化廊道,现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