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寺院排行榜 东莞十大著名寺庙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东莞寺院排行榜,它们是黄旗观音古寺、香慧寺、大岭山森林公园观音寺、芙蓉寺(广东省东莞市)、隐贤寺、海潮庵(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地藏王寺、归义庵、广东省东莞市欧仙寺、广东省东莞市资福寺,帮您了解东莞十大著名寺庙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黄旗观音古寺
黄旗观音古寺始建于宋代,是广大信众寄托信仰的佛门圣地,黄旗观音文化成为较有东莞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黄旗观音寺占地面积约50亩,与原有的黄旗古庙、黄岭道院两大古建筑群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富贵宫、城隍庙、财神殿、功德堂、斋堂、千手观音殿、方丈室等配套建筑,功能设施逐渐完善,寺院格局焕然一新。
香慧寺
东莞香慧寺始建于2011年,是具有东莞代表文化符号莞香的寺院,也是一座以莞香敬佛的都市道场。香慧寺占地面积38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位于东西向的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全部为仿唐建筑,设计风格追溯唐风,厚重庄严、简朴淡雅,与香远塔比邻而立。
大岭山森林公园观音寺
大岭山观音寺位于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石洞景区中心,始建于明朝,是广东省佛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东莞市观音寺研究文化交流基地、全国创建和谐寺院教堂活动场所达标场所等。原观音寺一度香火鼎盛,高僧辈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然经时代变迁,百年古寺毁于一旦,见者不为之叹息。重建后的观音寺占地超百亩,采用仿清代建筑中的歇山建筑,现已完成文殊殿、送子观音殿、大雄宝殿、玉观音阁、法堂等部分主体殿堂的建设。
芙蓉寺(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黄江芙蓉寺始建于明朝末期崇祯十二年仲秋(见原旧址供奉的铜钟记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该寺位于东莞市黄江镇宝山森林公园内,东莞旧八景之一的“石翁芙蓉”就是因寺而名的。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昔日的芙蓉寺曾香火鼎盛,慧灯高照,慈风饱浸,法鼓长鸣,进山朝拜礼佛的信男信女络绎不绝,后因侵华日军进驻骚扰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芙蓉寺于解放前夕倒毁。现在的芙蓉寺是近年在东莞市政府和各界慈善人士的共同捐助下而建的。
隐贤寺
隐贤寺又名隐贤禅寺,隐贤寺位于东莞市常平镇隐贤山庄。隐贤禅寺是东莞地区最大的一个寺院,占地20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藏经阁、钟鼓二楼、方丈室等。寺院外有卧佛殿、五百罗汉甘露堂、汉白玉大观音雕像和弥勒佛雕像、佛香塔等,寺设有能居住400人的居士楼,全部安有空调及卫生设施,并有能安80桌的居士斋堂。
海潮庵(广东省东莞市)
海潮庵位于鳌峙塘村西侧,东江之滨,长16.5米,宽10米,占地面积165平方米,砖瓦木结构,分两进两层。大门口横匾书“海潮庵”三个红字。头进是一神台,正面供奉“伽蓝圣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中间是天井。第二进是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祖”圣像。右边是厢房,系僧人起居饮食之所。楼上有小阁,约20平方米,里面供奉地藏王菩萨等神像及已故僧人甚袛。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地藏王寺
地藏王寺原称龙溪寺,旧址在蒲溪,民国初年改名龙溪寺,供奉佛像。龙溪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核。后人只在庙梁上发现有“光绪29年重修”字样,可以肯定它在光绪29年(公元1904年)前已建成。直至解放前,寺内尚有僧人主持。该寺香火颇为鼎盛,抗战期间曾从四处请来和尚十多人,打过三次“万人缘”,在东莞、博罗、增城一带有过一定影响。
归义庵
归义庵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坐落在麻涌五元坊(现麻四小学所在地),是明代官至大中丞的萧奕辅为成全女守孀尽节而建。1968年,拆归义庵改建成麻四小学。1993年,由德高望重老尼姑刘景柏发起,向佛教学会申请并获批准后,由麻四村在原址附近水围西苑塘边(地名)划地700平方米,由民间天主堂捐资重建归义庵一座,并招揽四方尼姑入主事,现香火不减当年。
广东省东莞市欧仙寺
欧仙寺原来称为“欧公祠”,位于广东东莞市石龙镇东江的东南岸黄家山原小学内,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由当时的一位大善富翁欧东明,为了纪念宋仁宗(1023—1063)皇帝而建造的,光绪十年(1889年)重修,今存建筑物为水磨青砖,水泥顶,西洋式平房。昔日欧仙古寺殿宇广阔、建筑雄伟,然春秋轮换几度兴废后已盛况不在,后进行重修。重修后的欧仙寺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客堂、钟鼓楼、讲经堂、接待室、方丈室、藏经楼、法堂等建筑。
广东省东莞市资福寺
始建于公元962年(南汉大宝5年),最早由南汉禹馀使捐住宅建成,距今已有1048年历史。原位于莞城中心小学,资福寺重建项目筹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资福寺是东莞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寺院,资福寺已经从莞人的记忆中淡忘许久了,上了年纪的信徒,在路过莞城中心小学时还记得,这里曾是香火旺盛的岭南名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