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灯影戏 中国十大经典皮影戏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好看的灯影戏,它们是拾玉镯、牛郎织女、西厢记、白蛇传、西游记、小二黑结婚、五峰会、白毛女、红灯记、雀之灵,帮您了解中国十大经典皮影戏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拾玉镯
《拾玉镯》是皮影戏表演时最常见的传统剧目,在京剧、宛梆、越调、桂剧、秦腔、怀调、徽剧、湘剧、汉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其讲述了公子傅朋闲游孙家庄,遇孙寡妇之女玉姣门前做针功,傅以买鸡为名,上前答话,互生爱慕;傅朋故遗玉镯于地,玉姣拾去,为刘媒婆所见;刘诱出真情,索去绣鞋,允代为撮合的故事。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皮影戏表演时最常见的传统剧目,讲述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讨厌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西厢记
《西厢记》是皮影戏表演时最常见的传统剧目,根据中国元代戏曲剧本《西厢记》改编而成,讲述唐贞元间书生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整部作品以歌颂莺莺和张珙的纯真爱情和挣脱封建礼教桎梏的反抗精神为主,台词也保持原著的文学特色,典雅清丽。
白蛇传
《白蛇传》是皮影戏表演时最常见的传统剧目之一,更是唐山皮影戏的当家作品。讲述了白素贞为了报恩,化为人形与许仙相守,却历经磨难的故事。故事是流通很广的一个民间故事,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于清代,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
西游记
《西游记》是皮影戏表演剧目,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皮影戏表演剧目,改编自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
五峰会
《五峰会》是最有名的皮影戏剧目,是代滦州影中四大影经中艺术性最高的一部,据说是由乐亭流浪到辽宁省辽阳县的艺人齐二黑父女合作编创。故事说的是宋代之事,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十分感人,且唱、念均有功夫,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动人,场面开阔,《全家福》一场,影幕上竟有14人之多,充分发挥了把线艺人的技巧。
白毛女
《白毛女》是皮影戏表演时最常见的传统剧目,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红灯记
《红灯记》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皮影戏剧目,后被改编为同名连环画、交响组曲、电视连续剧、潮剧等。该皮影戏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统治下的东北,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雀之灵
《雀之灵》,经典动物寓言剧目,该剧改编杨丽萍舞蹈《雀之灵》,采用皮影的艺术形式表演舞蹈,在漆黑的夜里,只有寂寞的湖水和孤独的月光,月倒映在湖水上,略带忧伤的曲调,“孔雀”在湖边独自舞蹈,皮影“孔雀”又是一种的格调。该剧由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演出,并在2010年第三届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中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