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延缓衰老的中药盘点 十大抗衰老植物药材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能延缓衰老的中药盘点,它们是何首乌(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抗氧化)、固阳黄芪(抗氧化/减少心血管疾病)、人参(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增强皮肤弹性)、三七(活血化瘀/清洁血液/疏通血管)、螺旋藻(造血净血/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刺五加(添精补髓/补肾安神)、灵芝(延缓细胞衰老)、(促进造血功能/补血益精)、红景天(益气活血/延缓细胞衰老)、铁皮石斛(黏液质滋养肌肤),帮您了解十大抗衰老植物药材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何首乌(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抗氧化)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自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
固阳黄芪(抗氧化/减少心血管疾病)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人参(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增强皮肤弹性)
人参为众所周知的良药珍馐,在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有过记载,中国4000年前就已经形成的人参药用的精髓。效用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在古代它经常位列各地番邦以及大臣朝贡的补品当中,皇帝吃了强壮身心,妃子们吃了养颜驻容。清朝康熙年间,挖人参甚至还成为了政府专卖制度,必须有户部发放的参票,才能进山挖参。
三七(活血化瘀/清洁血液/疏通血管)
三七,中药材名,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其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药,其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其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文山县、砚山县、马关、西畴、广南、麻栗坡、富宁、邱北等,另广西田阳、靖西、田东、德保等地也有种植。
螺旋藻(造血净血/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
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原核单细胞或多细胞水生植物,形如钟表发条,呈螺旋状蓝绿色,所以又称为蓝绿藻。螺旋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淡水及盐碱性湖泊中。螺旋藻是自然界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螺旋藻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γ-亚麻酸的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铁、碘、硒、锌等。
刺五加(添精补髓/补肾安神)
东北土特产里的刺五加,和人参是同属于五加科,刺五加也有人参相应的一些作用和效果,具有抗疲劳,延缓衰老,降血糖,安神镇定,降血压,抗肿瘤,抗癌,止血,消炎,止咳等多种功效,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锌、铁、钙、磷。刺五加身上都是宝,叶子可以制成茶,果实可以泡水,根茎可以提取原浆,是人们不可多得的营养品。
灵芝(延缓细胞衰老)
灵芝,又称为瑞草、神芝、仙草、瑶草、还阳草、林中灵、菌灵芝、万年蕈、灵草、赤芝、丹芝、琼珍等,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其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吉林等地。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
枸杞子(促进造血功能/补血益精)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实,又称枸杞子、红耳坠,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夏、秋果实成熟时可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枸杞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食物,适量食用有益健康,配合菊杞茶有清肝明目的效果。
红景天(益气活血/延缓细胞衰老)
红景天,又名蔷薇红景天,扫罗玛布尔(藏名)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0厘米。其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其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无污染地带,生长环境恶劣,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适应性,可作药用,能够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是一味作用广泛的中药,亦有很大的美容效果,可作,也可食用。
铁皮石斛(黏液质滋养肌肤)
铁皮石斛,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茎。其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蕊柱黄绿色,长约3毫米,先端两侧各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毫米,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其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益胃生津,滋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