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代表画作赏析 唐寅十大名画真迹

生活百科 2023-01-17 19:52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唐伯虎代表画作赏析,它们是《秋风纨扇图》、《虚阁晚凉图》、《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李端端图》、《古槎鸜鹆图》、《山路松声图》、《骑驴归思图》、《王蜀宫妓图》,帮您了解唐寅十大名画真迹的详细信息,供参考选择。

《秋风纨扇图》

《秋风纨扇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画中描绘了立有湖石的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该画作不仅仅是人物形态刻画得十分准确,线条如飞,墨色如韵,还把画家本人的心情展现得含蓄而丰富,直接而妥贴。《秋风纨扇图》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虚阁晚凉图》

《虚阁晚凉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一幅暑夏季节的,现为四川省博物馆藏。画中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整个画面用粗笔法,有逸笔草草之感,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唐寅善于把前人的技法融会贯通,自出新意,自成面貌。

《落霞孤鹜图》

《落霞孤鹜图》是由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也是唐寅优秀的山水画之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中。该画右侧层峦耸翠,直入青云,楼阁临江,细柳垂于湖岸;左侧则一片空白,仅见远处淡淡落日余霞缭绕;形成画面左虚右实,相互烘托,虚实相映,黑白对比强烈的格局,传达出了《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悠远意境。

《杏花茅屋图》

《杏花茅屋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杏花茅屋图》是他风景画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画中高峻的山峰,叠叠泉流,摇曳的松树,布置合理,意境清远,的确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展现了唐寅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画面左侧巨石林木间两位高士在小桥流水边上对立交谈,这种高人雅士山林隐逸的主题正是中国文人山水艺术追求的境界,反映出作者超脱世俗、追求闲逸的意向。

《春山伴侣图》

《春山伴侣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纸本水墨画,描绘的是春日山间的景色,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画虽是画家失意之时所作,但情感表达却达到非常饱和的状态。画中山里万树绽青,曲栏掩映,初春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的感受。画左上题有七绝一首“春山伴侣两工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画家画山秀美清丽,以柔和的皴麻,着意于水墨渲染,益见明秀逗人,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

《李端端图》

《李端端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这幅画唐寅仕女画的代表作,描绘了唐代扬州名妓李端端与诗人崔涯之间的逸闻趣事。画共作五人,居中为唐代诗人、久居扬州的狂士崔涯,崔涯对面持白牡丹者即为扬州名妓李端端和其婢女,左侧书案两边站立者为主人的两位婢女。画上有唐寅诗跋“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忆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唐寅画并题”。该画用笔工致,用墨清润,设色雅丽,为一幅人物、山水俱佳之作。

《古槎鸜鹆图》

《古槎鸜鹆图》又名《春雨鸣禽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幅画以纯水墨写意法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鹦鹆形象。画幅特别细长,但一枝半枯的枝条呈“s”型曲折上扬,使画面显得丰满起来。画作右上方有画家自题的对句诗“山空寂静人声绝,栖乌数声春雨余”,可谓诗画共鸣。

《山路松声图》

《山路松声图》是明代唐寅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层岩邃壑,飞瀑流泉;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间,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表达了作者向往与世无争、闲淡自然生活的理想。

《骑驴归思图》

《骑驴归思图》是明朝画家唐寅所作的一幅山水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画山花烂漫、高山叠巘、流泉断涧之景,盘曲的小路连接着临流危桥和谷间茅屋,其间有负薪过桥的樵夫、骑驴归家的士人,表现了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该画作画法熟练,石皴和树干都用湿笔中锋,把大斧劈皴变为带水长条皴,秀润缜密,挥洒自如,展现出唐寅独特的用笔格调。

《王蜀宫妓图》

《王蜀宫妓图》是明代画家唐寅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描绘的是五代前蜀后主王衍的后宫故事,为唐寅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最早名为《孟蜀宫妓图》,近经专文考证,当改为《王蜀宫妓图》,俗称《四美图》。该画作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