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上榜(充满阳刚之美) 苏轼最豪放的十首诗

生活百科 2023-01-17 19:51生活常识www.tangniaobingw.cn

方日排行为您整理了江城子·密州出猎上榜(充满阳刚之美),分别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永遇乐·明月如霜、蝶恋花·春景,告诉您苏轼最豪放的十首诗的详细景点,供您参考选择。

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中国陶渊明研究会常务理事高原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功,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唐宋词鉴赏辞典》)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又名《望江南春未老》、《忆江南超然台作》,该首词有两个版本,。此词上片写景,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此词表现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定风波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是一首叙事诗,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年,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湖北黄冈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卜算子是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又名《水调歌头快哉亭作》、《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贬居黄州时,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上片前四句以实笔写景,目光由远及近,然后转入对平山堂的回忆,后五句写平山堂,实际是以虚笔写快哉亭,二者风光一致,对欧阳修的思念更使此亭见得亲切;过片五句转回到目前,江面由静谧安闲而忽然波澜汹涌,作者视角也由千顷碧水聚焦于掀舞于其中的渔翁,三句议论和两句抒情即由此生发出来,表现了作者超然于万物之上的潇洒胸襟,以及对心性修养的不懈追求。全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风格。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这首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是即事抒情之作。临江仙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字数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八字、五十九字、六十字、六十二字六种,平韵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的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永遇乐·明月如霜

《永遇乐明月如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该首词又名《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此词是作者夜宿燕子楼感梦抒怀之作。上片寻梦,以倒叙笔法写惊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无限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词中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与今、倦客与佳人、梦幻与佳人的绵绵情事。全词将景、情、理熔于一炉,传达了一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隐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意境清旷,余味悠然。

蝶恋花·春景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蝶恋花是词牌名。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