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门打击违法食品添加剂 将发布第三批“黑名单
从2008年12月10日起,我国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九部门联手,开展了一场为期四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这场行动,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一次全面检查和治理。
2009年5月11日,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的苏志副局长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整治期间的六大关键措施。企业自查自纠与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的行业系统排查相结合,对不符合法规标准的物质进行严格处理。公布“黑名单”并鼓励群众举报,让公众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形成整治监管合力,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在这场整治行动中,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发挥了强大的组织领导作用。他们每周都会聚在一起,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及时出台新的措施。为了把握政策界限,科学有序地指导工作的开展,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成立了跨部门专家委员会,为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整治过程中,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了八个重点行业,包括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乳及乳制品等,与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安部门的提前介入、与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合行动,及时锁定线索和固定证据,加大了对涉嫌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不仅是对现有问题的打击,更是对未来制度的规范和建设。在整治过程中,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监管职责,完善制度,落实日常监管措施,努力消除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和使用中的监管漏洞。
这场专项整治行动,展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的坚决态度和决心。六大关键措施的实行,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未来的食品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斗,是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一次治理,也是对我国食品产业的一次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