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密切关注三大状况
坐月子:产妇的健康复苏之旅
在产后的恢复过程中,我们称之为“坐月子”,这是让产妇休养身体、重回孕前最佳状态的重要时期。我们强调,月子期间若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毕竟,妈妈的健康是照顾宝宝和家人的基础。
状况一:出血量异常
无论选择自然产还是剖宫产,医生都会尽力清理子宫内的残留物,并使用适当的子宫收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正常情况下,恶露的量会逐渐减少,颜色变淡,大约三周左右结束。但如果在产后两个礼拜,恶露量仍然很多,且呈血块状,颜色从淡红变为深红,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检查与治疗:
通过内诊检查确认产后出血状况。
若子宫内仍有残留物质,需立即处理。若是单纯的子宫收缩不良,则给予口服或针剂子宫收缩剂治疗,并教导产妇按摩子宫,鼓励母乳喂养,以促进子宫收缩及子宫复旧。
有时出血可能与伤口愈合有关,需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治疗。
医生提醒:
产后喝生化汤、吃麻油鸡的习惯可能造成子宫收缩不良。建议产后一周再喝生化汤,烹调麻油鸡时避免加酒,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
状况二:发烧
如果产妇发烧达39℃且持续超过24小时,应尽快就医。产后24小时至10天出现的发烧称为产褥热。
引起发烧的原因可能有:
1. 呼吸道感染,如咳嗽。
2. 伤口、子宫、泌尿道或乳房等部位的发炎。
伤口感染:包括会阴伤口发炎或子宫内膜层发炎。
泌尿道发炎:可能是外阴部的细菌进入泌尿系统,或产后排尿困难、少喝水导致的。
乳腺发炎:乳房出现红、肿、痛等症状时,可能是乳腺发炎,需及时治疗。
坐月子期间妈妈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妈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和家人。任何异常状况都应及时就医,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