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的自我诊断要点
卵巢囊肿的深刻洞察:自我诊断与分类解析
卵巢囊肿,这一卵巢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给众多女性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其潜在的威胁,不容小觑。及时诊断、检查与治疗是防治卵巢囊肿的关键。那么,如何自我诊断并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呢?
一、卵巢囊肿的自我诊断
1. 下腹部不适:在未触及下腹肿块之前,患者可能会首先感受到下腹部的不适。由于肿瘤的重力作用以及肠蠕动的影响,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或腹股沟区域有肿胀和下垂感。
2. 腹围增厚、腹部肿胀:患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衣服或腰带显得紧绷,腹部逐渐增大,伴随着腹胀感。
3. 腹痛:如果肿瘤没有并发症,疼痛感较少。但一旦感到腹痛,尤其是突然发生,可能是肿瘤的蒂发生了扭转,或是由于肿瘤破裂、出血等原因引起。恶性囊肿常常引发剧烈的腹痛。
4. 月经紊乱:部分卵巢囊肿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规律。虽然双侧卵巢囊肿可能会影响月经,但单纯的卵巢囊肿通常不会破坏所有正常卵巢组织,因此一般不会引起月经紊乱。
5. 压迫症状与其他表现:巨大的卵巢肿瘤可能会因压迫膈肌而导致呼吸困难和心悸。尿频但无尿痛、尿急,或便秘也可能是卵巢肿瘤的症状。
二、卵巢肿瘤的分类
卵巢肿瘤是卵巢肿胀、增大和新生物的总称,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的肿瘤之一。从儿童到老年均可发生,但育龄妇女最为常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生殖细胞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5%,包括良性生殖细胞肿瘤如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
2. 上皮性肿瘤:最常见的是浆液性肿瘤和粘液性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之分。其中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3. 继发性(转移性)肿瘤:多由胃肠道转移而来,约占1-9%。
4. 性索间质肿瘤:包括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等。
温馨提示:许多女性对卵巢囊肿存在误解。卵巢囊肿并不只与性生活有关,未婚女性也可能患病。绝经后,卵巢囊肿并不会自行消失。其形成与体内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中医所说的内伤、气血瘀滞等。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妇产科超声诊断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