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新生儿马牙与鹅口疮
深入了解婴儿口腔现象:马牙与鹅口疮的辨识与应对
每个新生儿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稍有不适便牵动全家人的心。婴儿出生后4-6周,口腔上颚中线和牙龈边缘可能会出现一些黄白色小点,这被称为马牙。虽然看起来像是小小的牙齿,但实际上这是由上皮细胞积累形成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一、马牙:自然脱落,无需担忧
马牙的存在不影响婴儿喂养和乳牙的发育,并且会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自行脱落。即便有些婴儿因为营养不良导致马牙无法及时脱落,也并无大碍,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婴儿出现不爱吃奶、喜欢咬奶、哭闹等症状,就需要就医诊治。
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切勿心急,看到马牙长时间未脱落就自行挑刺或处理。用针刺或粗布擦洗的做法不仅不科学,而且容易损伤粘膜,引起口腔粘膜感染,甚至引发全身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二、鹅口疮:辨识与治疗
鹅口疮,又称为雪口病,是新生儿常见的口腔粘膜感染性疾病。它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真菌在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虚弱时容易出现。新生儿主要通过产道感染,或者因为哺乳乳头不干净、喂食者手指污染而感染。
如何辨识鹅口疮与马牙呢?如果能用棉签擦拭的则是乳斑或马牙,如果不能擦拭的则是鹅口疮。若出现白色物质无法擦掉的情况,应尽快就医,医生会通过真菌直接涂片检查来确认病情。检查时,你可以看到菌丝和成群芽孢菌素。
鹅口疮如不及时治疗,斑点会越长越多,可融合成片或连接在一起,厚度增加。初期新生儿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随着病情恶化,可能出现易怒、饮食减少、进食时疼痛而拒食等症状。严重的可能扩散到喉咙,造成吞咽困难,甚至引发霉菌性肠炎、霉菌性肺炎以及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对于鹅口疮的治疗,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尝试使用2%~3%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水溶液(1.5%碳酸氢钠溶液也可以),每天饭后清洁口腔三次。如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每个新生儿都是家庭的希望,面对婴儿口腔问题,家长应提高警惕,细心观察,科学应对。如出现口腔异常现象,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给孩子健康带来不必要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