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中耳炎这一常见疾病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中耳炎,顾名思义,是由于某些因素引发的细菌感染。实际上,一些日常的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细节很容易引发中耳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引发中耳炎的源头。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中,通过咽鼓管感染是最为常见的途径。当感冒时,咽鼻炎可能会扩散到咽鼓管,导致咽鼓管的咽口和管腔粘膜充血肿胀,从而妨碍纤毛运动,使得致病菌趁虚而入,引发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如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预防感冒是降低中耳炎发病率的关键之一。
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也会导致中耳炎。有些人习惯用两根手指捏住鼻翼两侧,用力将鼻涕吹出。这种擤鼻涕的方式不仅无法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十分危险。鼻腔内含有大量病毒和细菌,如果用力吹两侧鼻孔,压力可能迫使鼻涕挤出鼻后孔,进入咽鼓管,从而引发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式应该是:用一根手指按住一侧的鼻孔,稍微用力将另一侧的鼻涕吹出,然后再以相同方式吹另一侧。如果鼻腔堵塞,不易吹出鼻涕,可以先使用氯麻滴鼻液滴鼻子,待鼻子通风后再进行吹鼻。
游泳时,我们也需要避免将水吞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对于因创伤导致的鼓膜穿孔,严禁滴入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外耳道可以用消毒棉球堵塞,以避免感染和诱发中耳炎。
不仅如此,婴儿仰卧吃奶也可能引发中耳炎。由于婴儿的咽鼓管相对直,管腔短,内径宽,牛奶可能会通过咽鼓管呛入中耳。母亲在喂养孩子时应将其抱起来,让头部垂直吸奶。
除此之外,吸烟也会引发中耳炎。吸烟会导致全身动脉硬化,进入血液后会使小血管痉挛,增加血液粘稠度,硬化内耳供血的微动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长时间用大音量耳机听摇滚音乐也可能引起慢性中耳炎,对耳朵造成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状。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中耳炎的出现。例如长时间佩戴耳机听大音量音乐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在学生群体中更为常见。然而这些看似日常的习惯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很容易引发耳部疾病,中耳炎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耳朵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