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乳突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在急性期的治疗中,我们采取的策略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无异。当经过一个月的合理治疗仍未看到改善的迹象,或者患者的体温居高不下,耳后红肿,外耳道后壁出现塌陷,甚至在乳突X线片上观察到骨质损伤时,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进行简单的乳突凿治疗。
手术过程精细且需要谨慎。对于儿童患者,手术会在全身下进行,以确保他们的不动和安静。而对于成人患者,局部就足够了。在手术区域,我们会注射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1‰肾上腺素进行环绕。接着,通过球后注射针头在骨软骨交界处进行浸润。然后,使用7号针头对耳后乳突区皮下进行浸润。完成后,我们会沿着耳后的特定区域,从上缘耳廓0.5cm处,到下距耳沟后1.5cm左右,到乳突尖做一个弧形切口。尤其对于发育不完全的儿童乳突,切口的位置需要特别小心,避免伤及面神经。我们切开骨膜,分离乳突,进入马克西温三角形的区域。这个区域的界限清晰,我们在其后进行精细的切割。沿着外耳道后上棘后筛区,使用凿子或电钻进行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清除病变组织、粘膜、肉芽和死骨片。特别要注意鼓窦入口的肉芽,必须彻底清除,以建立有效的排水。在操作时一定要避免干扰听骨和鼓室结构,避免剥离外耳道皮肤。否则,可能会导致听力受损、耳瘘或狭窄等问题。我们必须小心翼翼,避免损伤半规管和乳突面神经。完成手术后,乳突腔应该是一个健康且光滑的空腔。其边界清晰,包括鼓窦入口、外耳道后壁、脑膜板和乙状窦板等。如果出现颅内并发症,我们还需要切开脑膜板和乙状窦板进行检查和清理。术后,我们会进行冲洗止血,并填充碘仿纱条。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并将纱条的一端留在外面以方便取出。术后5到7天我们会取出纱条,并在接下来的2到3天内更换敷料。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经过1到2个月的时间,血块和肉芽会逐渐填充乳突腔。这个时候,中耳感染就有可能得到治愈。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且需要耐心,但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手术步骤进行治疗和护理,相信最终能够战胜这场中耳感染的病魔。
在这场与中耳感染的战斗中,每一个小细节都至关重要。无论是手术过程中的精细操作,还是术后的精心护理,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因为我们深知,只有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才能给患者带来真正的希望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