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以肝病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期可能会出现黄疸、发热和肝区不适等症状。对于部分患者,该疾病可能转化为慢性化,甚至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临床病程超过半年的疾病,表现为持续的肝炎症状。由于难以彻底治愈,它成为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该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行为以及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值得注意的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可能无明显症状和无肝损伤表现,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不能轻视。幸运的是,通过婴幼儿接种疫苗等母婴阻断方法的应用,我国儿童的乙肝携带率已经大大降低。
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有几种不同的情况。首先是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其中包括急性黄疸肝炎。在黄疸早期,患者可能出现油腻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和疲劳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黄疸期会出现尿色加深、巩膜和皮肤黄染。恢复期时,黄疸逐渐消退,症状消失,肝脾功能恢复正常。另一种情况是急性无黄疸肝炎,临床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
对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轻度病例可能无明显不适。在重症患者中,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全身疲劳和黄疸等症状。如果病情持续或反复发作,还可能表现为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在体检时,可能会发现肝大、硬和脾大。
更为严重的是重型肝炎,其中包括急性重型肝炎(爆发性肝炎),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黄疸深和肝脏缩小。患者会出现极度疲劳和明显的消化系统疾病,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和呕吐。在发病后10天内,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还有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等表现形式。而慢性HBsAg携带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需要重视的传染病。了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保护自身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