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从生理与解剖的角度来看,婴儿的呼吸系统与成人存在显著的差异。婴儿的气管与支气管腔较为狭窄,粘液分泌较少,纤毛运动较差,肺部的弹性组织发育尚未完善。由于其血管丰富且容易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以及肺含气量少等特点,使得婴儿容易因粘液阻塞而出现呼吸不畅。与此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防御功能未能充分发展,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传染病、营养不良以及佝偻病等疾病的侵袭。尤其是1岁以下的婴儿,由于其免疫力较弱,一旦患上肺炎,病情很容易迅速扩散,融合并延伸至两个肺部。
相对于较小的儿童,年龄较大、体质较强的儿童身体反应逐渐成熟,有限的感染能力也有所增强。若患上肺炎,病变往往较为严重,可能仅限于一叶,即所谓的大叶肺炎。
从病因病理角度来看,中医认为儿童咳嗽的主要原因在于感受外邪。病位主要集中于肺脾二部。感受外邪,主要是风邪。风邪入侵,首先影响肺卫,肺主气、司呼吸。当肺邪入侵时,会遏制肺络,导致气机不畅,消失失和,从而引发咳嗽。儿童脾胃虚弱,易因乳食、生冷而受损,导致失和。这会使水谷不能化生微量,形成痰浊,储存在肺部,阻塞气道,导致肺气不畅,引发咳嗽。儿童肝气亢盛,木火发炎或心经发热,也可能导致咳嗽。
在现代医学看来,所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有可能成为该病的病源。该病通常以病毒棉感染为基础,由于粘膜纤毛损伤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即细菌或细菌混合病毒感染的机会更多。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咽炎的儿童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空气污染和化学因素也是该疾病的重要原因。
婴儿的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都较为脆弱,容易受病菌侵袭。而中医认为儿童咳嗽与感受外邪及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现代医学则更多地从病原体感染、营养不良、环境污染等角度探讨儿童咳嗽的成因。为了孩子的健康,我们需要关注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