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与恢复策略2025年指南
当身体遭遇高温、化学物质或电的侵袭,就会发生烧伤。这一过程中,血液乳酸含量上升,动静脉血pH值下降,随着毛细血管功能的紊乱,缺氧症状逐渐加重。特别是当烧伤面积达到全身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时,生命的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烧伤的伤口并不简单,它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使得坏死的皮肤组织成为微生物的“培养基”。尽管近年来烧伤休克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休克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烧伤感染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烧伤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感染是烧伤治疗中的关键环节。而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对于预防感染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饮食建议:
在烧伤后的72小时内,由于体液的流失,患者会感到口渴难耐。应适当限制饮水量,避免胃扩张影响胃功能。为了调节患者的情绪,可以给予少量的米汤和豆汁。如果患者有食欲,应鼓励其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蔬菜汁等。在保障食物多样化的尊重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强迫按比例进食。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一次吃得过多影响消化吸收。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B的食物以及利尿、清热、易消化的食品,如西瓜汁、梨汁等。
下面推荐一个适合患者的食疗方枣瘦肉汤。用料是猪肉(瘦)200克,红枣(干)20克。做法是将红枣去核洗净,瘦肉切片,用盐和湿淀粉拌匀。然后将清水煮沸,加入主料,大火煮沸约5分钟,再加入葱花、盐调味即可。
饮食禁忌:
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有些食物是不宜食用的。例如胃肠道出血、休克不正确、胃肠道反应严重的患者应该禁食水。辛辣、油腻、热食、长纤维、胀气食品以及烟酒都应该避免。比如韭菜、蒜苗、芹菜、菠菜、竹笋、橘子、樱桃、荔枝、羊肉、猪头肉、辣椒、辣油、芥末等都需要暂时告别餐桌。
温馨提示:
烧伤后的2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加剧,血容量不足。对于烧伤面积超过一半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输液治疗,否则休克很快就会发生。在没有输液治疗条件的情况下,应口服盐饮料,而不是大量饮用开水,以避免水中毒。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饮食调整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更有助于预防烧伤感染的发生。让我们一起为烧伤患者加油,希望他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