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新生儿肝炎的预防策略主要涵盖两个方面:避免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预防措施,以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一、防止乙肝母婴传播
在孕育新生命之前,母亲应该前往医院进行全面的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水平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在孕前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水平较高,宫内感染的风险会相应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因为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对胎儿有一定影响,所以怀孕期间在剂量、疗程和药物选择方面都有诸多限制,因此孕前的治疗准备十分关键。
妊娠晚期,使用高效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降低母体乙肝病毒滴度,进而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此药物已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质量检测,可以安全用于临床。但请注意,药品的购买渠道要可靠,最好按照医院处方使用,避免自行购药。
选择条件优良的医院进孕妇行妊娠检查和分娩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母婴安全,而且分娩时机的把握也至关重要,因为这可能关系到新生儿的终身健康。
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是肝癌和肝硬化的主要诱因。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那么孩子出生后患病的几率高达90%。为下一代接种乙肝疫苗十分必要。
我国现在采用的是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新生儿的接种时间是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满月后注射第二针,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采取肌肉注射。
但并非所有新生儿都适合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新生儿存在先天性畸形或严重的内脏功能障碍,以及伴有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疾病,则不宜接种。早产儿需在出生满一个月后才可以注射。
接种后,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疼痛、轻度发烧、不安、食欲不振等反应,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多数会在2-3天内自动消失。
避免母婴传播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保护新生儿免受肝炎侵害的关键措施。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遵循医生建议,确保新生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