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预防和治疗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有效减少发病率,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发病方式,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
外源性感染与医院环境、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对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接触患者和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进行严格的洗手,并穿戴消毒手套、口罩和隔离服。对于患有耐药菌感染的肺炎患者,应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室内空气的消毒以及医疗设备的严格消毒也是关键,特别是呼吸机、雾化吸入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
内源性感染则与口咽、胃肠道的定植菌有关。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口咽部分泌物和胃内容物的误吸。如经常改变病人姿势、进食时采用口高位、胸部理疗、口腔护理等。对于重症患者,使用制酸剂预防消化道出血是必要的。使用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时需谨慎,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误吸引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风险。
在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过程中,免疫预防也是重要的一环。营养支持、纠正体内环境失衡等综合措施能减少该病的发生。营养不良会增加肺炎的发生,因此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肠道营养能刺激小肠粘膜、防止细菌易位,但应注意避免胃内容物反流和吸入。
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病毒疫苗可以选择性地应用于一些高危患者。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制剂,如IL-1受体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TNF)抗体等,也在探索中。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治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加强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消毒制度、谨慎使用药物和采取综合的免疫预防措施,我们能有效地降低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