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秋天注意什么
随着秋季的到来,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血糖波动及并发症风险的增加。那么,在这个季节,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保健,以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入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以下五个方面。
目录
1. 糖尿病食疗
2. 糖尿病患者秋天注意什么
3. 糖尿病护理
4. 不良情绪竟能诱发糖尿病
5. 秋季谨防糖尿病的四大并发症
一、糖尿病食疗
宜用食物:
粗杂粮:如荞麦面、筱麦面、燕麦面、玉米等,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葡萄糖耐量。
大豆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作用。
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及矿物质。
忌(少)用食物:
精制糖:如白糖、红塘、甜点心、蜜饯、雪糕、甜饮料等。
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食物:如马铃薯、芋头、藕、山药等。
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奶油等。
甜的水果:含果糖和葡萄糖高的水果应限量。
酒:纯热能食物,无其他营养素,长期饮酒可能损害肝脏,引发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宜少饮。
食谱举例:
糖尿病患者需特别关注低血糖反应。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时,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出汗、头晕等症状。营养治疗原则包括:轻度症状时,可通过摄入葡萄糖或蔗糖20-50g缓解症状;症状较重时,除摄入糖分外,还需进食吸收较慢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避免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
二、糖尿病患者秋天注意什么
控制血糖不可放松:秋季,由于天气转凉、食欲增加、运动量减少等因素,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糖友需特别注意饮食,避免过油,合理控制热量。全天血糖的监测很重要,不可仅凭个别时间点的血糖值来调整药物。
注意保暖,减少感冒:秋季温差大,特别是雨后气温骤变,是疾病高发期。糖尿病患者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免疫功能变化大、抵抗力逐渐下降,因此需注意保暖、少熬夜,坚持户外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
重视对足部的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秋季干燥,糖友的脚部容易出现干裂、脱皮,进而发生破损等情况。由于下肢循环不良,还可能出现腿抽筋、麻木、疼痛等问题。加强对足部的护理至关重要,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微小的创口发展成难以愈合的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作为糖尿病患者,日常的护理与注意事项不可忽视。对于鞋袜、运动、饮食以及特别关注的部分如足部、皮肤和眼部的护理,都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鞋袜至关重要。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能让你的脚部保持舒适,避免因为脚部知觉下降而引发的烫伤等风险。泡脚前一定要用手腕试水温,避免烫伤。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超过10分钟为宜。洗完脚后要及时擦干,特别是趾缝,可以抹点润肤霜。如果出现真菌感染,应及时上药治疗。
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关节。秋季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场挑战,特别是中老年人和女性绝经后,关节、韧带容易受损。运动时要控制好力度及运动量,循序渐进。尤其要注意关节保暖,可带上防损伤护具。
再来谈谈饮食。“贴秋膘”并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糖友们应控制高蛋白、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水分充足、可生津润燥、滋肾润肺的水果蔬菜,比如菠菜、蘑菇、苦瓜、黄瓜等。
而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特别是足部问题,更是需要特别关注。足部护理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重视的。常见的足部问题包括脚癣、真菌感染等。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损害和血流速度减慢,伤口的愈合会变得困难,容易感染。每天对足部进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清洗、干燥和检查足趾和足底,查看是否有破裂皮肤、刺痛等问题。如有问题,应及时治疗或看医生。
皮肤护理和眼部护理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重点。细菌感染、霉菌感染及瘙痒是常见的皮肤问题。糖尿病还会损害眼睛的血管,导致一些眼部问题严重化,如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病等。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控制血糖,预防皮肤干燥是非常重要的。每年都要让眼科专家进行检查,以预防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加重。
牙齿与牙龈的健康守护
许多人都面临牙龈问题的困扰,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患牙龈疾病的风险更高,且发病年龄更早。由于高血糖环境使得细菌侵袭和感染更为容易,牙龈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往往更加严重,可能引发出血、肿痛等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炎症、治疗后的康复困难、口腔干燥、口腔及舌头发热等问题。
为了预防牙龈问题,我们建议大家养成餐后刷牙的好习惯,每年至少拜访牙医两次。及时告知牙医自己的糖尿病病情,共同探讨口腔感染或血糖控制方面的困难。建议糖尿病患者与牙医、糖尿病医生共同商讨治疗方案,以决定最佳的治疗途径。
心脏健康的护航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心脏病和中风的预防尤为重要。动脉硬化是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当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时,会减缓心脏和脑部的血流速度,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心脏泵血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衰。
不良情绪与糖尿病的关联
你是否知道,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可能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原因?天津医大代谢病医院内分泌科的张主任指出,糖尿病的发病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有关。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时,交感神经会兴奋,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这些不良情绪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一步抑制胰岛素分泌。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可能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固定,最终引发糖尿病。虽然并非所有人都会因不良情绪诱发糖尿病,但中老年人群及长期受到不良情绪反复刺激的人群应特别注意。
秋季糖尿病并发症的防范
秋季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随着空气湿度的下降,糖尿病患者的皮肤更容易干燥,加上抵抗力降低,容易患多种皮肤病。秋季的气候变化使血糖波动较大,容易导致眼病、心血管病和足病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皮肤、眼睛、心脏和足部的保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凉和感冒。多参加社交活动和适量的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心情和控制病情。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