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学会成立 助遗传疾病家庭一臂之力
一个家庭若出现遗传疾病时,不仅会造成家庭负担,对于家人及患者更是身心理的压力,但面对社会制度健全的台湾,且医学发展先进,透过人类遗传学会的成立,可望能帮助更多遗传疾病的家庭勇敢走下去;人类遗传学会理事长林炫沛指出,尤其过去台湾遗传疾病检验多得仰赖国外帮助,如今已成为遗传疾病诊断治疗的亚洲首善之区,在医师们信息共享,加上跨院或跨国合作,提供给病患更完善的医疗照护。
患者及研究者付出努力 遗传疾病仍有机会治疗
台湾在遗传基因研究贡献不少,像是马偕的遗传疾病医疗团队就曾与国际医学研究团队合作,历经20年找出小头横膈膜疝气肾病症候群的罕见遗传疾病,让全球医界对疾病有了全面性了解,,遗传疾病的治疗上也逐渐有新进长,过去仅饮食性患者能借由饮食控制应免恶化,其他遗传疾病几乎无药可医,但现今只要患者及研究者愿意付出时间努力,还是有机会能够获得治疗。
影响遗传疾病因子 生活型态占主因
其实人类大部分的疾病都与基因有关,且基因变异没有好坏,关键反而在于个人如何掌握,像是引起慢性病的原因除了基因外,生活型态也是影响因子,研究指出国人第二型糖尿病基因,遗传只占26%的发病因素,其他则是受到饮食和运动等生活习惯影响,若发现任何疾病的易感基因,除了及早检查,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型态,才能有效预防疾病找上门。
基因解码遗传疾病争议多 人类遗传学肩负责任
许多疾病经过分析,就会出现大量数据,像是透过基因二代定序的结果,不仅能使患者得知罹患A病,还可能预知几年后可能会发生B病;蔡辅仁教授解释,但现今医学仍无法预知是几年后发病,或如何延缓发病,是否要告诉当事人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也值得讨论,但随着基因解码让许多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被发现,未来相关的争议越来越多,也显示人类遗传学会的责任重大。
遗传科医疗负担大 专家喊话政府应正视
,尽管遗传学科正处于发展阶段,许多高端研究也一一加入开发新药行列,对于年轻医师而言,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但面对整个医疗体系要求各科系得赚钱,加上不同工却同酬的健保制度,比起其他科别的医师看诊健保给付都一样,遗传科医师看一的病患却比一般科别花5倍、甚至10倍以上的时间,更别说得赚钱;胡务亮医师强调,但其实遗传科对医界是很有贡献的,还有赖结合大家的力量,透过学会向政府喊话,才能避免使临床的发持续受阻。
数据源《深耕台湾 人类遗传学会与先天性疾病的20年歳月》(山谷文教出版社)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该文章《人类遗传学会成立 助遗传疾病家庭一臂之力》由网友『重逢对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