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忽冷忽热易感冒?中医教你吃对食物、喝对茶提升免疫力
秋天忽冷忽热、午晚温差大,如果没有注意个人卫生和保暖,稍不谨慎就可能遭受感冒或流感病毒袭击!,如何有效提升防护力,抵御细菌、病毒入侵,自然成为民众秋季养生的重要课题。但想要防止秋天感冒上身,该怎么做呢?中医师表示,首要关键就是照顾好我们的肺和脾脏,以提升正气、抵御外在环境的威胁。
每到秋天就感冒、挂病号?风邪、寒邪、燥邪入侵是原因
康涵菁中医师表示,每到秋天,许多民众就会饱受感冒苦恼、挂病号,是因为秋天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而肺是一个娇嫩的脏腑,在这样的季节受到外邪侵袭,便很容易会出现感冒的症状。且除了一般的风邪、寒邪可能侵袭以外,由于人体在秋季时也比其他季节都容易受到燥邪的影响。
所以,临床上会观察到,通常在这段时间感冒的病人,常以咽痒、咳嗽为主要的症状表现。而从中医角度来看,燥邪又可细分温燥与凉燥,靠近夏季的初秋时节常是外感温燥,患者表现的咳嗽多为干咳、无痰,或是痰少难咳、口渴与便秘等症状。至于中秋过后,则多属凉燥的范畴,患者出现的咳嗽症状会较为频繁,且常伴随有清稀痰液、鼻塞清涕和头痛等症状。
秋天提升免疫力,养肺、顾脾胃是关键 多吃白色食物、少碰苦味食物
既然民众容易感冒的原因和受到秋天节气变化影响,易有风邪、寒邪、燥邪等外邪侵扰有关,那么想要防止秋天感冒上身,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对呢?康涵菁中医师强调,日常生活照顾好我们的肺脏和脾脏就是关键。
秋天忽冷忽热易感冒?中医教你吃对食物、喝对茶提升免疫力
中医理论中五脏的「肺」和五色中的「白」相对应。,其建议民众不妨可在秋季,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炖水梨、杏仁等,以达到滋阴润肺的功效。
事实上,中医认为,肺气充盈与否和人体的免疫系统间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民众的肺气虚弱、无力宣发,就容易造成表皮层之卫气不足,使人体易受邪气侵犯;而脾则为人体后天之本,负责将民众从食物中摄取养分,运化为水谷精微,并输送精气到全身各处,提升人体正气,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动。
,秋天想要养好肺脏、脾胃,吃对符合时令、节气,对人体运化有益的食物非常重要!康涵菁中医师表示,中医理论中五脏的「肺」和五色中的「白」相对应。,建议民众不妨可在秋季多吃一些白色的食物,例如百合、银耳、炖水梨、杏仁等,以达到滋阴润肺的功效。
,因为苦能伤肺,所以秋天也要避免吃苦菜、苦瓜、莲子心等苦味食物。并适量减少辛味之物的食用,像是姜、葱、辣椒,或是烧、烤、辣、炸的食物,以避免因上火而伤津耗气。
秋天避免容易感冒 来杯「鲜百合沙参茶」固护脾肺
还有要注意的是,在秋天相对容易感冒的病人,常常是体表调节出了问题。简单来说,也就是这些人除了秋天外,就连平常吹风,或是进出冷气房时,也容易因为温差的变化而觉得不舒服。针对这类族群,建议平常可以适度服用由黄耆、防风、白术所组成的玉屏风散来调理。
「百合沙参茶」材料有,百合9公克、北沙参9公克、防风9公克、党参9公克、桔梗6公克、贝母6公克、生姜6公克。
,像是板蓝根、金银花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流感侵袭的药材,也都是不错的保养选择。康涵菁中医师也特别推荐一款性质平和、材料取得容易、熬煮简单的「鲜百合沙参茶」,提供给民众做为秋季保养参考;每天饮用1杯有助于固护脾肺,降低感冒的风险,对于初起的燥咳也有很好的解缓效果。
★百合沙参茶
材料百合9公克、北沙参9公克、防风9公克、党参9公克、桔梗6公克、贝母6公克、生姜6公克。
做法
1.先将鲜百合的鳞片剥下并撕去外层薄膜,洗净后在沸水中稍作浸泡,可帮助除去苦涩味。
2.接着将其余药材清洗后放入煮药壶中,加入2000c.c.的清水,转大火煮沸。
3.沸腾后改转小火烹煮20分钟,再放入百合烹煮10分钟,即可饮用。
作用祛风润肺、补脾益气。
禁忌实热型体质,或是风热型感冒的朋友不宜食用。
【中医师小叮咛】
,康涵菁中医师也提醒,秋天不想生病、感冒,除了饮食方面要留意外,作息也要相当注意才行。早在《黄帝内经》就曾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秋天应早睡早起,以适应环境的变迁;并且保持情绪平和,减少体内气血的过度波动,顺应「收」的养生之道。如此一来,不但能够防止秋季感冒上身,也能提前预防冬季许多疾病的发生。
该文章《秋天忽冷忽热易感冒?中医教你吃对食物、喝对茶提升免疫力》由网友『长腿欧巴』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