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制剂草案疑虑 民团吁保障受试者权益
再生制剂被许多癌末患者视为救命希望,而《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仍躺在朝野协商桌上,不过民团针对民众权益事先提出2大疑虑。台湾受试者协会理事长林绿红表示,再生医疗药品可能改变基因,必须更严格规范临床试验标准。民间监督健保联盟发言人滕西华则指出,各种再生医疗产品的浮滥行销手法缺乏规范,民众根本不知道哪些商品合法,恐使民众花大钱却没有获得应有保障。
再生医疗制剂须受试者 民团质疑保障不足
林绿红解释,再生医疗制剂至少包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重组基因等三大制剂,卫福部两年前决议,细胞治疗的医疗技术层面归为《特定医疗技术检查检验医疗仪器施行或使用管理办法》;其他细胞治疗的药品部分则由《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处理,预期未来这些药品会大量申请上市,需要招募大量受试者进行试验。
,再生医疗制剂的人体试验风险比一般药品高,而《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里却完全没有针对受试者保障有着墨,反而沿用一般药物的《药事法》,透过《药品优良临床试验准则》行进程规范,也没有明订罚则,若受试者出现负面影响,对厂商或实验负责人无可奈何。
她补充,任何新药上市必须依循查验登记,其中临床试验最为重要,就目前法案版本,连疗效不明确的临床二期产品也能进入医疗体系。
产品不当行销 缺乏管理规范
滕西华则指出,《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中有许多与民众权益相关,但进入朝野协商后,再也没有任何公听会。即使美国2017年订出再生医疗框架,联合国也订出再生医疗伦理的七大面向,但全美仍有多个厂商和医疗机构在灰色地带销售产品。
在台湾又以干细胞疗法最为浮滥,推销未获证实的干细胞疗法、成长因子和细胞治疗,并声称受公平会核准,但她解释,「目前该疗法只在造血干细胞和免疫疗法被证实疗效,且须食药署核准。」对此,《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也没有明确规范,民众根本不知道哪些商品合法,恐使民众花大钱却没有获得应有保障。
滕西华也强调,再生制剂仰赖许多捐赠者提供检体,若不明确规范捐赠者权益,担忧许多失智症、自闭症等认知障碍,甚至受刑人和未成年儿童,这些认知能力相对弱势的族群,在被迫或没有充分知情下提供检体,变成商品贩售,却没有获得任何补偿。
更严格临床试验标准 保障受试者权益
《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应该保障什么?林绿红建议,此法必须比《药事法》的临床试验规范更严格,包含哪些制剂不适合健康受试者做试验,试验前须向受试者告诉哪些事项,应有的权利有哪些,都必须明订在法律中。
「主管机关不能以药事法这种旧思维,来规范新世代的医疗产品。」她反问,「若受试者好几十年后出现危险,该怎么办?」,获利的厂商应该要回馈给捐赠者,否则这些无偿捐赠者若未来使用相同产品,竟还要花大笔钱购买,有缺公益性。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再生制剂草案疑虑 民团吁保障受试者权益》由网友『度她余生』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