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菇毒鱼别乱吃 路边的野菇不要采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9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卫生单位接获民众登山自行摘采野菇烹煮食用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及四肢痲痹食品中毒症状,也有民众吃了朋友餽赠的不明鱼类后,出现嘴巴麻痹等疑似食品中毒症状,食物经物种鉴定为双斑笛鲷。有鉴于此,食品药物管理署 (以下简称食药署)提醒民众,千万不要吃不明水产品和植物。
外型与食物相似 误食致食品中毒
台湾四季温暖潮湿,物种多样性丰富,有人到田野或山区郊游时,会采摘野菇或不明植物食用。食药署说明,可能易被误食的植物有外型与芋头相似的姑婆芋、看起来像鸡肉丝菇的绿褶菇、长得像可食百合的大花曼陀罗等。
若不小心误食,轻则产生肠胃道症状,重则产生神经症状。为避免因误食有毒植物导致食品中毒,碰到不明植物时,一定要记得「不随意采摘及食用」。
藻类在海水中 累积毒素有危机
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海水终年温暖,沿海地区常见热带珊瑚礁鱼类,热带珊瑚礁鱼类常食用附著于珊瑚礁上的藻类,若珊瑚礁岩的表面被有毒涡鞭毛藻附着,藻类再被热带珊瑚礁鱼类食用,则毒素就会累积在鱼体内,民众捕捞后食用,就可能出现食品中毒症状。
购买信誉良好 才能安心食用
避免热带海鱼毒食品中毒,民众应向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购买水产品,并避免食用不明的鱼种,另餐饮业者也应确保提供安全的食品予消费者食用。食药署官网的防治食品中毒专区,已建置各类食品中毒原因介绍,欢迎民众踊跃查找参考。万一有人误食有毒植物或水产品后,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应尽速就医,并配合卫生单位调查,尽快厘清中毒原因。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野菇毒鱼别乱吃 路边的野菇不要采》由网友『余恨深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