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便可以喝中药 哪些中药对通便有好处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9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润肠通便的时候选择中草药必须要选择最健康,吃了之后不会危害到身体,危害到肠道,危害自己健康的中药材,这样才可以得到润肠通便的好处,润肠通便其实有很多药物可以改善这种症状,如果不能好好的润肠通便,那么积滞了之后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现象,那么润肠通便的中药材有哪些?

 
     一、润肠通便的中草药
 
    1.麻仁丸(蜜丸或胶囊)
    成分包括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炒白芍。用于肠燥便秘、老年人无力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和痔疮便秘。口服,蜜丸为一次9克,一日1—2次;胶囊为一次3粒,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麻仁润肠丸
    含火麻仁、大黄、杏仁、白芍、木香、陈皮。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等症。口服,成人一次1丸,一日1—2次。月经期慎用,年轻体壮者不宜使用,严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排便困难等忌服。
    3.麻仁滋脾丸
    含火麻仁、大黄、枳实、厚朴、苦杏仁、白芍、当归、郁李仁。有健胃消食、理气行滞之效。用于热结肠燥的胸腹胀满、肠液枯燥、大便不通、饮食无味、烦躁不宁等。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润肠通便的时候这些中草药都是非常好的,效果也非常的突出,所以说在给自己润肠通便的时候先试试上面介绍的这些药物,而这种肠胃不舒服的情况下做改善还可以选择饮食方面来帮助自己改善,饮食要清淡,要营养,这样对于润肠通便来说同样有好处。
 
     二、润肠通便中药方剂
 
    处方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白 芍、茯苓、瓜蒌仁、火麻仁各12克,玄 参、枳实各10克,陈皮6克,甘草4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养阴清热,润肠通便。
    主治便秘,中医辨证为热伤津液型, 症见热证病后阴虚血少,肠燥失润,腹胀 腹痛,大便艰涩,舌红,苔薄而干燥,脉 细数。
    大黄清热解毒,泻热通便。
    番泻叶清热,通便,泄下。
    杏仁润肺化痰,宣肺理气,润肠通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科杨爱龙肉苁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缓下。
    何首乌补肾生血,润肠通便。黑芝麻补肾填精,润肠通便。当归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蓖麻滑肠通便。
 
     三、润肠通便的中药方
 
    当归配肉苁蓉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活血止痛常用量9~15克;肉苁蓉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常用量9~30克。当归质润多油,养血润燥,润肠通便;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主治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年老体弱,产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血虚肠燥,大便秘结等病症。
    肉苁蓉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常用量9~30克。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
    当归配肉苁蓉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活血止痛常用量9~15克;肉苁蓉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常用量9~30克。当归质润多油,养血润燥,润肠通便;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主治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年老体弱,产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血虚肠燥,大便秘结等病症。
    瓜蒌仁配火麻仁
    瓜蒌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可润肠通便;火麻仁多脂体润,入脾滋养润燥,滑肠通便。二药同入胃与大肠,为润肠通便常用,治肠燥便秘。二者常用量均为9~15克。
 
     四、润肠通便的中药茶
 
    1、芦荟红枣饮
    材料芦荟3片、红枣15粒、寡糖20ml、水300ml。
    做法芦荟削去边刺后,连皮带肉切小块,连红枣和水用大火滚开后,小火续煮20分钟,滤渣加入寡糖调味。
    功效芦荟含Aloecin与芦荟霉素,有健胃整肠,促进肠胃蠕动的功效,故有助于清肠排便。
    注意芦荟滑腻,会使受精卵着床不易,孕妇勿食用。
    2、香蕉奶茶
    材料去皮香蕉两根、鲜奶300ml、冷开水200ml。
    做法香蕉、鲜奶、冷开水,放入果汁机中打成果汁,置冰箱中当茶饮温服。
    功效滋补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一般便秘。
    注意腹泻、胃酸过多、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吃。
    3、当归决明茶
    材料当归12g、肉苁蓉12g、炒决明子12g、水1000ml。
    做法当归、肉苁蓉、炒决明子,放入锅中加水1000ml,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当茶饮温服。
    功效滋补肝肾、润肠通便,适用于一般便秘。
    注意腹泻、肠胃有实热的便秘,不宜饮用。

    五、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
 
    (1)肠腑实热证特点是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口臭,舌苔黄燥,脉浮实。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通便功效的冲成药,如黄连上清丸或牛黄上清丸。每次口服1~2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孕妇忌用,年老、体弱、大便不实者慎用,用药期间忌辛辣食品及温补性质的药品。
    (2)脾肾阳虚证特点是大便干结,面色萎黄无光泽,有时眩晕,心悸,小腹冷痛,小便清长,畏寒,四肢怕冷,舌质淡,舌苔黄,脉沉细。应选用具有温补脾肾润肠通便功效的中成药,如苁蓉通便口服液,每次口服10~20ml,日服1次,于睡前服。适用于中、老年人,病后、产后等虚性便秘及习惯性便秘,出现大便溏稀时停用。本品放置时间较长后,可能会出现沉淀,摇晃后沉淀消失,可继续服用,如出现瓶破、发霉变质不可应用。孕妇慎用。
    (3)阴虚肠燥证特点是大便干结,如羊粪状、口干、精神疲惫,饮食减少,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治疗时,可酌情选用以下具有润肠通便功效的中成药。
  ①麻仁丸本品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炒枳实、炒白芍、厚朴组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每丸重6g,每次口服1丸,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本品虽属缓泻药,但也不可长时间应用,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品,孕妇、体弱、年老者应慎用。
  ②麻仁润肠丸本品由火麻仁、苦杏仁、大黄、木香、陈皮、白芍组成。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每丸重6g,每次1~2丸,日服1—2次,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孕妇忌服,年老体弱者慎用。
  ③五仁润肠丸本品由地黄、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肉苁蓉、陈皮、大黄、当归、松子仁组成。具有养血润肠,导滞通便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产后、手术后身体尚未恢复,或年老体弱者大便干燥或秘结,腹部胀满,饮食减少,或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每丸重9g,每次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用药期间忌食辛辣食品,孕妇慎用。
 
     如果以上关于  通便中药有哪些  通便中药怎么用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