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际医疗合作,万名丙肝患者获得治愈
深化卫生国际合作,提升民众健康福祉。8月18日,“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在京举办,国家卫计委在会上发布《“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暨“健康丝绸之路”北京公报》。《公报》提出,成立“一带一路”医院联盟,在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攻关。
健康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健康威胁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下的卫生合作至关重要。推动“一带一路”医疗卫生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发展及创新,更有利于提高疾病联防联控能力,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
“开展医院联盟下的传染病防治和肿瘤精准医疗合作,现已帮助一万多例丙型肝炎患者得到治愈。”央视新闻频道对8月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一带一路”暨“健康丝绸之路”高级别研讨会的报道表示,医疗卫生合作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力响应,是患者获得更优质的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报道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医院合作特别看好,老挝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泛东南亚铁路的第一站及“一带一路”战略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一带一路”医院联盟中东南亚医疗合作的第一站。在“一带一路”院院合作及许多中老友好人士和永珍万泰等专业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老挝已同北京佑安医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等国内26家重点医院开展了医疗技术合作,并建立了远程会诊中心,开展重大疾病领域的病理诊断合作。
“一带一路”医疗合作下的治疗成果显著
近年来,在中老的双边合作下,在永珍万泰的积极推动下,一万多例丙型肝炎患者已经获得治愈。中老两国医疗人员更是通过对557例中国丙型肝炎患者共同随访观察,出了实际临床治疗中最大样本的最新药物治疗科研数据报考,在东南亚传染病防治论坛中得到与会者的积极反响,也为尽快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30消灭肝炎的目标提供了积极借鉴和参考。
今年4月27日,保定市传染病医院与老挝友谊医院建立了友好的医院合作关系,截止目前,通过国际远程会诊平台,双方共接治了58例患者,包括51例丙肝患者,5例肝癌患者,2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51例丙肝患者一个月后复查检测结果全部转阴,其中45例患者在服药两周后病毒检测即转阴。“一带一路”院院合作下的良好丙肝治疗效果,极大的满足了广大丙肝患者追求安全优质医疗的需求。
在病毒性肝炎,肿瘤靶向治疗等领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老挝友谊医院签约成立我国首家中国东盟国际医疗技术合作医院,通过远程会诊、学术交流、科教合作等方式,加强传染病防治、肝病诊治、中医诊疗、肿瘤防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把传染病及肝病领域的研究与创新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两院充分以“一带一路——健康丝绸之路”为契机,真诚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用优质的合作成果造福两国人民。
加强联防联控,丙肝治愈不再是梦
国家卫计委贯彻“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传染病防控、人才培养、卫生应急和紧急医疗援助、中医药走出去、医疗旅游和养生保健服务、跨境远程医疗等。
此前,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老挝友谊医院曾发布“丙肝康复计划”和“生命关怀计划”,致力于应用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和国际最新肿瘤靶向药物,最好程度地治疗治疗丙肝及一些相关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等),控制国内及周边国家丙肝疫情,提高区域内公共健康水平。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永珍万泰作为老挝友谊医院“生命关怀计划”和“丙肝康复计划”中国唯一官方合作医疗咨询服务机构, 积极参与“健康丝绸之路” 医疗合作建设,与国内重点医院一起搭建国际医疗咨询平台,促进重点项目临床合作交流,为国内丙肝患者提供最前沿的医疗资源和治疗方案。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医疗合作下,越来越多的丙肝患者将重获健康和新生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