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药常见的药物有哪些 全身麻醉药使用时要注意的地方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麻药是一种我们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的药物,在进行手术的时候由于会出现疼痛的情况,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一、全身麻醉药有哪些
(一)全身麻醉药的常见药物
1、麻醉乙醚
为无色澄明易挥发的液体,有特异臭味,易燃易爆,易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及乙醛,使毒性增加。麻醉浓度的乙醚对呼吸功能和血压几无影响,对心、肝、肾的毒性也小。乙醚尚有箭毒样作用,故肌肉松弛作用较强。但此药的诱导期和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现已少用。
2、氟烷
为无色透明液体,沸点50.2℃,不燃不爆,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氟烷的MAC仅为0.75%,麻醉作用强,血/气分布系数也较小,故诱导期短,苏醒快,但氟烷的肌肉松弛和镇痛作用较弱;使脑血管扩张,升高颅内压;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诱发心律失常等。反复应用偶致肝炎或肝坏死,应予警惕。子宫肌松弛常致产后出血,禁用于难产或剖腹产病人。
3、恩氟烷及异氟烷
是同分异构物,和氟烷比较,MAC稍大,麻醉诱导平稳、迅速和舒适,苏醒也快,肌肉松弛良好,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偶有恶心呕吐。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吸入性麻醉药。
4、氧化亚氮
又名笑气,为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液态气体,性稳定,不燃不爆。用于麻醉时,患者感觉舒适愉快,镇痛作用强,停药后苏醒较快,对呼吸和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但对心肌略有抑制作用。氧化亚氮的MAC值超过100,麻醉效能很低。需与其他麻醉药配伍方可达满意的麻醉效果。血/气分布系数低,诱导期短。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身麻醉药配伍使用。
(二)静脉麻醉药
又称非吸入性全身麻醉药,这类药直接由静脉给药,其麻醉作用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2] 因麻醉较浅,主要用于诱导麻醉。若单独应用只适用于小手术及某些外科处理。
硫喷妥钠(thiopentaI sodium)
属于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麻醉诱导药。脂溶性高,麻醉作用很快,但作用维持时间短暂,加之镇痛效果差,肌肉松弛不完全,临床上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和短时小手术的麻醉。[1]
氯胺酮(ketamine)
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可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为NMDA受体阻断剂,可阻断痛觉传导,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痛觉消失而仍有部分意识存在,称为分离麻醉。[1] 对心血管具有明显兴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体表小手术。
依托咪酯
为快速催眠性、超短效的静脉麻醉药,主要用于麻醉诱导。生效快,持续时间短,其强度约为硫喷妥钠的12倍,静脉注射后约20秒即产生麻醉。本品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小,适用于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
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本品可有呼吸抑制。应用本品后可出现阵挛性肌收缩,恢复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故容易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不宜选用。
丙泊酚
是最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可降低脑代谢率和颅内压。用于全麻诱导、维持麻醉及镇静催眠辅助用药。
主要不良反应为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和/或心跳暂停,血压下降等。
羟丁酸钠
对心血管影响小,适用于老人、儿童及神经外科手术、外伤、烧伤患者的麻醉。静脉注射后体内分布广泛,故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
本品单用或注射过快可出现谵妄和肌肉抽动,严重者呼吸停止。严重高血压、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及癫痫患者禁用。
(三)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及克服全麻药的诱导期长和骨骼肌松弛不完全等缺点。
(1)麻醉前给药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应用药物。
(2)基础麻醉对于过度紧张或不合作者(如小儿)进人手术室前先用大剂量催眠药,使进入深睡或浅麻醉状态。进手术室后再用吸入性麻醉药。
(3)诱导麻醉用诱导期短的硫喷妥钠或氧化亚氮,使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后改用其他药物维持麻醉。
(4)低温麻醉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氯丙嚓,使体温下降到28-30℃,降低心脏等生命器官的耗氧量,以利于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5)控制性降压加用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或钙拮抗剂使血压适度下降,并抬高手术部位,以减少出血。常用于颅脑手术。
(6)神经安定镇痛术常用氟哌利多及芬太尼按501制成的合剂作静脉注射,使患者达到意识模糊朦胧,痛觉消失,称为神经安定镇痛术。适用于外科小手术。如加用氧化亚氮及肌松药可达到满意的外科麻醉,称为神经安定麻醉。
二、全身麻醉药使用注意事项
(一)打全身麻醉的副作用
从麻醉药的作用上讲,全身麻醉药从呼吸道吸入或经注射到人体后,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大脑,使中枢神经麻痹,病人失去知觉而产生全身麻醉。局部麻醉药是指用于手术局部的麻醉药,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的疼痛刺激不向大脑传递。达到抑制疼痛的效果。 在谈到麻醉药对人体的危害时,任何一种药物都有利有弊,麻醉药也不例外,它对人体是有一定危害的。如全身麻醉药可抑制大脑功能,影响呼吸,导致缺氧,甚至可导致循环衰竭而心跳停止。局部麻醉药虽说作用在局部,但毒性较大,一旦出现中毒同样可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这仅仅是麻醉药本身的副作应。
(二)全身麻醉的方法
吸入麻醉,吸入麻醉是指挥发性麻醉药或麻醉气体由麻醉机经呼吸系统吸收入血,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的方法。在麻醉史上吸入麻醉是应用最早的麻醉方法,乙醚是广为知晓的吸入麻醉剂,由于其不稳定和易燃易爆等特性,现代手术室内多需要电刀等设备,由此乙醚可能导致爆炸,现在临床已弃用。
静脉麻醉,静脉全身麻醉是指将一种或几种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由于受到自身一些局限性的影响,静脉全身麻醉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
复合麻醉,目前临床麻醉中都是或先后使用几种不同的麻醉药物或技术来获得全身麻醉状态。这种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全身麻醉药物或麻醉技术,达到镇痛、遗忘、肌松、自主反射抑制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麻醉方法,称之为平衡麻醉。平衡麻醉强调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每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还可减少各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
全身麻醉药(文健康无忧网)
(三)打全身麻醉的后遗症
其实麻醉的危险不仅仅是死亡,详细的可分为三类,一是“浅麻醉”,会形成高度的应激反响,即患者会感到疼痛;二是“睡觉不妥的麻醉”,形成患者术中知晓,在手术中有感受,如感受到体内脏器被拉扯;三是“太深麻醉”,形成术后早期死亡率的增高。
也即是说,麻醉药的剂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让患者既无痛又舒服的安全,这就提出了“准确麻醉”的需求,也即是说,要有清晰的麻醉深度,依据手术需求准确的把握和调整麻醉深浅,能在术后让患者们及时醒来,而不是出现呕吐等等的不良反响。
在打了麻药后,患者的脑电波降低,出现了进入麻醉状况;在手术中,脑电波近乎一条直线,这说明麻醉的程度一向保持了平稳;而在手术完毕后,脑电波直接上升回到手术前的水平,说明麻醉准确得让患者刚好在手术完毕的点上醒来。国内的脑电信号监控要遍及还是需求一段时间的,由于当前监测力度不平衡,只有不到10%的手术能做到。
如果以上关于全身麻醉药有哪些 全身麻醉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上一篇:脸部浮肿怎么办 脸部浮肿怎么回事
下一篇:如何缓解胃痛 胃痛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