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地进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一、肌肉注射是什么
 
    (一)肌肉注射的注射原则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仔细检查药物,如有变质、沉淀、混浊、有效期已过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能应用。多种药物注射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③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开发炎、感染化脓、硬疤痕及患皮肤病处。
    ⑤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
    ⑥进针后,先抽有无回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静脉注射见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肌肉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物。
    ⑦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取得合作,易于进针。
 
    (二)肌肉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可取坐位或卧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
    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三)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在进行肌内注射之前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注射部分的定位和相关药品、器材的准备。
 
    二、肌肉注射的过程和方法
 
    (一)肌肉注射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4)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快速拔针。
    (6)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
    在肌肉注射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需要两种药液注射,应注意配伍禁忌。
    (2)回抽无回血时,方可注入药物。
    (3)注射部位适合于个体。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4)定位准确,尤其是臀大肌注射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5)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头从衔接处折断。一旦针头折断,保持局部及肢体不动,迅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断端全部进入肌肉,则行手术取出。
    (6)需要长期肌注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以防局部形成硬结,若出现硬结,则可采取热水袋或热湿敷、理疗等处理。
 
    (二)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
 
    1、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
    2、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从安瓿内吸药液法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食、中指增值住安瓿,拇、无名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
    3、消毒皮肤同皮内注射法。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
    4、左手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2.5~3cm,消瘦者和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快速拔针。
    6、观察反应。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肌肉注射(文健康无忧网)
 
    (三)肌肉注射的体位、部位及定位方法编辑
 
    体位,常用体位有,坐位,俯卧位,俯卧位,仰卧位(做臀中小肌注射时)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注射法定位
    点线法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外,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3、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
    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如果以上关于肌肉注射是什么  肌肉注射的过程和方法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