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到对他人有所贡献,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感到对他人有所贡献,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

孩子小时候虽然需要父母的协助,但不久后必须自立、直接面对人生的课题,并凭着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只是说归说,孩子多少有无法完全靠自己力量解决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在这种时刻能向父母要求协助,亲子之间一定要先创建良好关系。

目前为止,本书已为各位提出一些建议,例如孩子与大人是对等的,基于这样的概念,所以不能斥责或称赞孩子;不要用命令的方式,而是拜托请求;说话带有敬意,并向孩子表达「感谢」等等。现在让我们来想想为什么要让孩子自立—为了让他能凭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就需要做上面这些事?

,是希望孩子可以喜欢自己。由于「自己」不像其他用品,可以重新购买更换,这辈子就是会这样一直存在下去,如果不喜欢自己的话,将无法获得幸福。

那么,提到「要如何才能喜欢自己」的话,就是要将缺点转换为优点。例如不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可以一心多用;不是没耐性,而是具备决断力。

我们只有在感觉自己对他人有贡献的时候,才会认为自己有价值。对孩子说「谢谢」,就是因为想让他觉得「自己对他人是有用的」。能够认为自己对他人有帮助,孩子就可以喜欢这样的自己。

刚开始,孩子所能做出的贡献或许只是一些小事,但即使只是约略感受到能对他人有所助益,之后都会与孩子拥有「直接面对和解决人生课题的自信」有所关连。

更进一步,为了让孩子愿意对他人有所付出,必须要先将他人当成阿德勒所说的「伙伴」,也就是当成自己人看待,并认为这些伙伴会在必要时向自己伸出援手。如果没有这种想法的话,应该不会想贡献他人吧。只是一旦父母斥责孩子,亲子关系势必会变得疏远、恶化。当孩子认定以父母为首的这些大人不是自己的「伙伴」,而是「敌人」时,就不会想对那样的敌人有所贡献。

要孩子拥有贡献感的另一项理由,则是希望他们并非只从别人身上获得,而是成为能给予的人。事实上,对于知识与经验都还不足的孩子来说,接受周遭大人的协助是有其必要的。但他人对自己提供的协助不过是出自好意,既不是理所,也不是义务。即便是孩子,还是希望他能以(我们所生活的)共同体一员的身分,对他人有所贡献;希望他能不以为苦,并感受到喜悦。

如实接纳孩子原有的样貌虽然没错,就孩子的角度来说,意思并不是「什么都可以不必做」。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不只是接受他人所给予的,更要成为能付出的人。

本文摘自《让孩子成长的阿德勒名言》第三章 赋予坚强度过一生的勇气

更多《让孩子成长的阿德勒名言》介绍https://goo.gl/3DsSSa

  第 1 页 第 2 页   该文章《让孩子感到对他人有所贡献,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由网友『缺爱先生』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