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与父母有「活下去的意愿」
《为了不枉此生,50岁前,不做会后悔的事》精彩摘文
若双亲的身体仍然硬朗,不管是继续工作、担任义工或者步调缓慢地过着悠闲生活,只要是开心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我们为人子女的也会觉得很高兴。,随着时间一天一天往前推进,父母的生命接近了最终章,这时身为子女的我们,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要亲自照顾或由看护来照料父母。
养育儿女及老人看护,乍看之下完全不同,但我却认为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相似点。
父母养育孩子时,若一心溺爱着孩子,凡事总是从头到尾帮孩子准备周全,不愿孩子受到一丝挫折,无论吵着要什么东西都买给他们;在孩子们遭遇失败时,父母抱着怜?的心情,在后头帮忙收拾善后。接受这种溺爱方式养大的孩子,一定会成为缺乏生活动力、没有目标、无法有所作为的妈宝。
同样的,如果我们在照顾父母或是请看护照顾时,过度保护而不让他们自己动手处理事情,整天喊着「太危险了」、「不想让父母太过劳累」等话语,这么一来,父母亲会变成什么模样呢?我想毫无意外的,一定会剥夺他们的「生存热忱」,结果反倒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社会毫无贡献的无用老人。
在某次聚会的场合中,我遇到了小山敬子医师,获赠了一本她的著作。在书中,小山医师提及「人生走到阶段,就算是到了已经必须请看护照顾的状态,也要保有勇往直前的动力,带着干劲努力活下去,完全是大家能做到的事情」。,书中还提到「只要一个妙招」,就能轻松看护照顾高龄者,这一招就是让高龄者保有「生存的热情」。
我听过梦之湖村(www.yumenomizuumi.com/)代表藤原茂先生所说过的一段话,让我非常的感动。在山口市的梦之湖村里设置了许多障碍物,,这其实是为了一个理由而故意为之的设计。这个理由就是「想要让活着的高龄者,发挥自身的力量克服这些障碍」。每天,年长者可步行到这个地方,选择自己想要进行的计划,如果做出了有贡献的事,就能获得梦之湖村内部的通行货币。
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年长者设置好目标,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生活充满梦想、能自我决断,情感丰沛的人。这里的日间看护服务非常受到民众的欢迎,据说,还有一些人为了加入此地的看护服务,不辞辛劳地远道而来。这里和一般社会福祉制度下设立的老人看护机构完全不同,梦之湖村有其独特的理念,他们贴心的设想甚至会让我产生冲动想要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上。
相反的,「母亲什么都不用动手,全部我来做就好,没关系的!」像这样过度保护的做法反而容易为双亲招来罹患失智症的后果。生存价值、交朋友,以及运动,这三件事对老年人的重要性一定要铭记在心。,还要让双亲心存「即便用爬的,也要自己去上厕所」的这种气魄。
为了让父母对生活充满期待、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我们也必须从旁协助他们、守护他们。我强烈认为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对于年迈双亲所应尽的最基本责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仔细了解父母的一切。
对于你的双亲而言,「生活热忱的根源」是什么?是工作、义工、宗教、孙子、兴趣、学习吗?父母亲擅长的又有哪些?不妨好好思索一番。
与父母事先沟通,人生的一程要怎么走
你可能觉得现在父母应该不想提及此一话题。,这却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任谁也无法保证明天自己仍然安然无恙,也无法确信会不会遭遇突发事故,或者也有可能突然因脑中风而变得意识不清。
如果被问到「脑死状态,要捐赠器官吗?」这个问题时,你会如何回答?
「可以进行气切吗?」你也必须担起回答医师问题的重责大任。
关于父母的临终医疗,要治疗到哪种地步、想捐赠器官吗?这些事情,父母都已做好生前指示了吗?这些内容,你或父母的主治医师都已经知道了吗?
父母有可能因为不想麻烦家人,所以强烈抱持着希望能缩短治疗时间的心态,不过,这或许并非是父母本意,建议还是应该与父母好好地沟通,听听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
当迎接死亡的时刻来临,最重要的应该是本人最希望以何种方式结束这一生。,关于葬礼及之后的祭祀方式,也都应该与父母详细讨论。
更多《为了不枉此生,50岁前,不做会后悔的事》介绍https://goo.gl/TsNcmM
第 1 页 第 2 页 该文章《让自己与父母有「活下去的意愿」》由网友『温柔诱惑人心』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