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你看得懂吗 心电图的类型有哪些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心电图(ECG或者EK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一般人都看不懂心电图是什么意思的,而且不同的心电图检查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如何看心电图
 
    (一)如何看懂心电图
 
  1、电图记录纸上有许多小格子,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小格子所代表的意义。
  2、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0.1mV,而每个大格就表示0.5mV,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3、心电图上有各种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要看懂心电图,就要了解这些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4、正常心电活动始于窦房结,兴奋心房的经结间束传导至房室结(激动传,然后循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顺序传导,兴奋心室。这种先后有序的电激动的传播,引起一系列电位改变,形成了心电图上相应的波段。
 
    (二)心电图的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1、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
  2、QRS波群,继P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由q波(有或无)、R波和S波组成。
  3、Q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0.04s,深度不足0.15mV,我们将它记做q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Q波;有时它是缺无的。
  4、J点,QRS波结束,ST段开始的交点。代表心室肌细胞全部除极完毕。
 
    (三)心电图是检查什么的
 
  1、心电图检查可以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做心电图检查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临床显示,心电图检查对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为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绘,以利于确定时间。
 
    (四)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1、体检前,建议你不要穿太紧的衣服或者是裤子,需要穿较宽松的,这样,在测量心电图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有效。
  2、检测时把自己的两只袖子也拉起来,把两只手腕也露出来,这样,保证可以用夹子的时候,方便直接触摸到皮肤。
  3、检测时最好把上衣一直拉过自己的胸口处,把自己的胸完全露出来,这样,是用触头可以直接贴近你的皮肤,而达到感应,从而心电图,会更完美。
  4、做检测的时候,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紧张,不要乱动,否则会影响到心电图的不准确。还有一个就是,在夹子夹到你胸前的时候,会有一点儿疼。
 
    (五)心电图检查的项目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1、心电图纸上的每个小方格,横格为0.04s,纵格为0.lmV。
  2、心率窦性心律,正常为60-100bpm之间,超过10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速,低于60bpm的为窦性心动过缓。在一定范围内低于或高于正常频率的,以及轻度的窦性心律不齐,都属于正常范围的心律。
  3、心律健康人绝大多数时间为正常窦性心律,偶有早搏等也非异常。
  4、P波在肢体导联中除aVR为倒置外,余导联多为直立,或较低平。在胸壁导联V1-6多不够明显直立。
  5、PR间期自P波开始至QRS波群开始的时间。正常范围为0.12-0.20s。
  6、QRS波群为一狭窄,形态多样的(qR,R,Rs,rS,或qRs)波群,时间在0.06-0.10s的狭窄范围内。
  7、ST段是自QRS渡群终了的J点开始至r波开始的一段。正常形态是随T波的直立而浅浅的上飘。sT段平行的压低或斜向F的压低不正常,轻度抬高可见于正常人,应与临床情况结合判断正常与否。
  8、T波除在aVR导联是倒置外,余在R波高于05mV时均应直立。(如在I,Ⅱ导联应直立,aVR中应倒置,胸前导联自V4-6均直立)。
  9、U波T波后的小波,在V2-3中易见,正常应直立,其它导联可不明显。
  10、Q-T间期自qRS波开始至T波终了的间期。Q-T间期随心率而略有长短之别,但Q-T间期与心率不符合的延长有较重要意义。异常缩短多为药物或电解质紊乱影响。
 
    二、心电图的类型
 
    (一)三种心电图的利弊
 
  心电图作为常规体检项目,是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最快速、准确的无创性技术,心电图可分为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等,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心肌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1.普通心电图检查
  临床运用已一百多年,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普及面广。这种检查基本上能随到随做,而且检查费用便宜,十分快捷。
  疾病发作期间或持续性的异常心电信号,仅普通心电图就足以反映患者的心脏情况。但对不定时发生的情况多数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收录到的仅为患者安静平卧时1~2分钟左右的心电信号,在非发作期易产生“漏”诊,也就是“命中率”有限。
  2.动态心电图检查
  能连续记录到被检者日间和夜间时段的心电活动情况,虽然贵些,但信息量大,可以说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偏差”的心电波,从而弥补普通心电图的不足,大大提高对不定时发生的心慌心跳,尤其是对一过性心慌心跳及短暂的胸闷心痛发作的检出率,包括人们“毫无感觉”——即无症状的异常心电波变化也能被“揪”出来。
  3.运动心电图检查
  一般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马上做,以观察心肌有无缺血的现象,是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但该检查禁忌症较多,一般老年人或体弱者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临床上常见的心电图检查分为普通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运动心电图检查三种,只有针对个体情况选对了检查方式,才能减少漏诊的几率。
 
    (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什么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概念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对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博器的功能评定。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 .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
  做动态心电图时可自由任意活动,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做此项检查是在胸前部粘贴多个电极片,电极片越多则记录得越全面,一般在10个以下。
  从各个电极片上要连接导线到一个记录盒。这个盒子上有背带,连接好后斜肩挎上,就可回家了。
  由医生的进行操作,盒子与导线及电极的连接应该是牢固、不会脱落的。不影响活动,只是动时要小心不要损坏,晚上睡觉正面朝上。
  医生会发给你一个记录本,让你把这24小时的情况记录下来,详细点为好。如,何时上楼、何时上厕所、何时吃饭,什么时间有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不适感觉。
  做这么长时间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捕捉有症状时的心电图改变,也能整体分析一天中心率等变化的规律等。一旦在这一天中某一时间内有症状,第二天医生把全天记录的心电图传入电脑后,只需在电脑上输入时间,立即就会调出那个时间的心电图,即可作出准确的判断(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虽有症状而没什么问题等)。
  需要提醒的是不能像某些人那样,自从带了记录盒回家就不敢活动了。否则该有的异常都会不再出现。做检查是要发现异常。如果胸闷、胸痛等的出现是与活动有关,可有意去适量活动一下,以便记录到异常。只有这时才需要人陪护,以防发生意外。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作用
  往往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的情况下,医生建议她们来进行心电的动态监测。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8.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患者需注意
  1、患者戴上记录盒之后,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等
  2、要避免剧烈的体育运动,避免接触强烈的磁场和电场.以免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而影响诊断报告.
  3、监测全程要求患者记录日志,按时间记录活动状态和有关症状.一份详细完整的生活日志对于正确分析动态心电图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动态心电图常常受监测过程中病人的体位,活动、情绪、睡眠等因素的影响,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到的结果,应结合病史、症状及其它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诊断.检查费因各地物价不同。
 
    (三)普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的原理
    心电图是心脏在每个运动周期中的生物电变化过程。是心脏往复活动的表现。是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的兴奋过程。
    通过体表电极将心脏生物电活动记录于心电图纸上。常用导联包括 6个肢体导联(Ⅰ、avR、avL、avF)及6个胸前导联,(V1、V2、V3、V4、V5、V6)。正常心电图形包括顺序出现的P、QRS及T波 ,以及各波形间的时间间期,如P-R间期 ,Q-T间期等。分析各波形出现的顺序及基线水平的变化可为诊断各种心脏疾病或全身疾病提供线索。
    此项检查会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检查。可以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和发展过程和心房、心室的功能结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检查并不是万能的,有些心肌的损伤和功能的缺陷并不总能显示出来。对于心脏方面的预防性检查还需要结合多种检查项目,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心电图检查的作用
    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对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为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纪,以利于确定时间。
    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心电图(文健康无忧网)
 
    (四)运动心电图可检查出什么
 
    心电图检查不是早期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方法,据统计其阳性率仅为30%-40%。有许多病人,其冠状动脉虽已有些硬化,但心肌缺血并不十分严重,故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检查心电图往往是正常的。
    ,有一些病人有心绞痛发生,但心电图无明显改变。为提高心电图早期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让病人进行一定量的运动再做心电图检查,这就叫心电图运动试验,又称心脏运动负荷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一种最常用的辅助手段。由于心脏贮备功能很大,这些运动量对正常人不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电图也不会有很大改变。而有冠心病的人由于运动使心肌对氧的需要增多,就可能出现缺血性的心电图改变,发生这种改变的称为运动试验阳性。
    (1)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让受试者在带有能自动调节坡度和转速的活动平板仪上做步行运动,可做极量或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运动量可通过改变平板转速及坡度而逐渐增加。运动中须连续进行心电图监护,记录心电图及测量血压,以保证其安全。
    (2)蹬车运动试验被试者在特制的自行车功量计上进行蹬车,可做极量或次极量分级运动试验。运动中连续测量心电图和血压。
    (3)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被试者按不同年龄、不同体重、规定的走梯速度,在节拍器的指挥下来回在梯子上走动3分钟,然后即刻查心电图。此试验特点是方法简单,不需要太多的特殊设备,也比较安全。缺点是运动量比较小,阳性率较低,尤其对长期参加较强体力劳动的人,故近年来已很少应用。但对年老体弱的人来说,二级梯运动试验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检查方法。
    如果以上关于心电图怎么看  心电图的类型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