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注意事项 爬山注意事项和必备物品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爬山是一项有益身心强健的运动,不只能够历练机体,并且能够陶冶情操。然则,爬山是一项耗氧量相当大的运动,在爬山的时辰特别是要留心安然,接下来即是行家们给你罗列的在爬山的时辰的留心事宜,所需的友人们能够一同来讲一看吧。

 
     一、爬山注意事项
 
    (一)登山常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1、做好热身准备。登山前可利用10~20分钟做肌肉伸展活动,尽量使全身肌肉放松。开始爬山锻炼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锻炼结束时,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
  2、随身携带必要的衣物、食粮和装备。一双山地徒步登山鞋是必备的。买的稍微大号一码,因为下山时脚趾能有一定空间,如果鞋子不合适你会由于不期而遇的寒流而立刻冻伤脚;登山期间,你需要穿多层的服装,因为山上的温度变化颇富戏剧性,当云层遮住太阳的时候,一切都很难说。一两层的轻质的Gore-Tex比羊毛织物更加好用,因为多层更加脱下或者穿上。记着随时带好一件很轻的羽绒服,在日光下要用一顶帽子保护你的头,带一双防水的手套有利于在冰布上行进,鸭绒的手套就更好了,,记着多带一副手套作备份。检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气面罩配合的很好,可以很好的遮住面部,多带一些轻的袜子以备替换。睡袋必须是至少1000克35盎司羽绒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图便宜。在短短几天里面,由于你的排汗,睡袋会吸收一公斤的水分,从保温效果和你的负重你可以感觉到。太阳好的天气,可以把睡袋在帐篷顶上晾干,用岩石来压住睡袋。每一个营地都弄一套防潮垫,你需要双层的防潮垫来保护你不被石子硌到,如果你很怕冷,你也许在其他营地也需要一个双层防潮垫,帐篷里不要用冰爪,那会搞坏垫子。
    3、出发前应先作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运动的中老年人,更需认真检查。作个健康检查,你需要良好心血管系统和全面健康的身体。你也许应该在健康方面多做点准备来保证良好的状态。检查你的胆固醇含量,胆固醇过高的话,脂肪就有可能阻塞血管,这样你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被冻伤。检查你有没有哮喘,因为在那种环境里面,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诱发它。检查你的心脏,肺还有大脑,因为血液会变得粘稠并给脆弱的血管增加负担,好的循环系统是基础,-请远离烟草,他会使你的动脉硬化,如果需要的话,还需要降低你的血压。
  4、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
  5、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6、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台阶,少走山面斜坡。
  7、硬不走软。在水泥、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湿地、沙坡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和安全。
  8、别总往高处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导致疲劳感,最好攀登时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为宜。
  9、去慢返。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的关节、肌腱受伤。
  10、川行走以及在户外危险路段时一定要组成结组绳队,确保点须牢固。
  11、登山路线或决定是否回头时,必须冷静判断,不可冲动。
  12、山行程交给留守人员。
  13、遵循口碑良好的教科书上的原则指引。
  14、山到下山,均需随时向留守人员、途中警察机关或家人报告行踪。
  15、前或进入山区后,应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16、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轻心。
  17、队伍不可拉太长,应经常保持可前后呼应的状况。
  18、时应折回原路,或寻找避难处静待救援,以减少体力的消耗。在山地行进,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没有道路,可选择在纵向的山梁、山脊、山 腰、河流小溪边缘,以及树高、林稀、空隙大、草丛低疏的地形上行进。一般 不要走纵深大的深沟峡谷和草丛繁茂、藤竹交织的地方,力求走梁不走沟,走 纵不走横。
  19、在无路的溪谷中溯溪攀登,亦不可在深山无明显路径时沿溪下降。因为高山溪流的地形由缓渐陡,对于登山技能不足,地势情况不清楚的登山者,容易失足跌落,登山时最好能沿途标示记号,或依循前人所留下的旗帜辨别方向。
  20、时不可狂饮,否则汗量会增加,更容易造成身体疲劳,,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行进中应随时将水壶补足水。
  21、登山期间,可多作休息,但休息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着凉。
  22、切勿让身体及衣物受潮,以免体温散失。在面临危机、疲劳等压力时,维持体温是首要之务,并应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设法维持情绪的平衡。
 
    (二)秋季登山40个注意事项
 
    1.下面的人不适合登山腿部有疾病的人,比如关节炎、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冠心病患者,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癫痫病患者,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眩晕症患者,容易摔倒。有下肢血管病、皮肤溃疡及扁平足症者不宜徒步旅行。
    2.适宜的运动强度会使机体的脑胰腺素水平升高,脑胰腺素有抑制食欲、增加机体产热的作用,爬山以后常常会感到食欲降低,摄食量下降。所以感觉到饿是正常的。
    3.爬山一般选择清晨为好,忌天未亮时登山。清晨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很大,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诱发心脏病或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最好早饭后天亮时再爬山,或者下午气温稍高时爬山。
    4.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在满足解渴的基础上再适当多饮些水,或者在运动前10~15分钟饮水400~600毫升,减轻运动时缺水程度。
    5.爬山时,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通常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避免呼吸频率在运动中发生突然变化。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保持肌群能力,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
    6.饮料应选择含有适当糖分及电解度(并最好选择含有维生素C)的,以尽快减轻疲劳感,恢复体力。
    7.在饮食方面除了根据个人的情况而摄取足够的能量外,维生素的供给不可缺少,特别应注意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B及维生素D。
    8.食物应易于消化,少食含粗纤维和易产气的食物(芹菜、韭菜、大豆等),多吃碱性食物、蔬菜、水果、海带等,以利于体内酸碱平衡,增加碱的储备,提高运动能力。
    9.登山时要思想集中,不能光顾着看景不顾脚下。
    10.老年人和体弱的人要注意,走半小时就休息1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11.强度不宜过大。爬山的强度不宜过大,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钟。一般每周锻炼2~4次为宜。
    12.登山前,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体检查,以免发生意外。
    13.对山上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14.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15.要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16.在陡坡行走时,最好走“之”字形路线,这样可减低坡度。
    17.下山不要走得太快,更不能奔跑,这样会使膝盖和腿部肌肉承受过重的张力,而使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
    18.结伴而行,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
    19.出发前应对所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20.每天徒步步行结束后要用温水洗脚,以解除疲劳。
    21.脚掌有水泡时,可用针(先用酒精棉球擦一下或在火上烧一下)穿孔引出水,再涂上红药水,防止感染。切记不要将皮撕下,这样即容易感染更会加重脚部的疼痛。
    22.徒步旅游个人服饰徒步旅游个人行装除了应携带户外用品外,很重要的是要有一双自己认为穿着舒适而便于远行的鞋子,鞋底不能太薄,切忌穿新皮鞋。
    23.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
    24.行走时,用脚板着地,用力要适中,保持身体平衡。
    25.在天气较温暖地区徒步旅游时,最好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最热的时间做艰难的登山运动,实在需要继续前行,也要减慢速度,戴好户外遮阳帽,备足饮水,以免中暑。
    26.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后再加快速度。途中应大休息一次,一般在中午。休息地点应避免烈日直晒和低洼、潮湿处。
    27.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28.徒步时较为理想的是穿专用的徒步鞋,因为此种鞋有一定弹性,还要轻便、透气、防滑,能起到适度的缓冲作用,还能减少因长距离行走而引起的脚胀。条件限制的话,也可以穿半新半旧的胶鞋。
    29.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30.徒步旅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确定每日的行程,一般每小时走4一5公里。每走一程,可选择树荫、凉亭等处休息15分钟,以恢复体力。
    31.徒步上山,身体要略向前倾。攀登陡峭山坡应走之字形路线。下山时,身体应稍后仰,放松下肢肌肉,以免腰腿酸痛。
    32.事先了解好登山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
    33.向上攀登时,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不仅省力,还会使人显得精神,充满活力。
    34.在登山时,要时时预防腰腿扭伤,,在每次休息时,都要按摩腰腿部肌肉,防止肌肉僵硬。
    35.登山时要集体行动。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3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3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
    38.背包在摔倒的时候,可起到防止头部或腰部受伤的缓冲作用,一定要携带。
    39.登山开始后,30分钟至1小时是最累的时段。30分钟以后,神经、血液循环速度、体温、新陈代谢等身体变化开始出现。登山20-30分钟以后,休息一下,重整背包、登山鞋等装备以后再出发较好。
    40.如果不走登山路而不注意踩到松石使石头滑落的话,后面的人可能会发生危险,,最好利用已有的登山路,一排行进。
 
    (三)爬山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一、留心因人而异
  爬山即使是一项极好的健身行动,但并不是人人适宜。在爬山前最好先审查一下机体,若得了心脏病,最好不要爬山。由于爬山体力耗损较大,加剧心脏负荷,轻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
  除此之外得了癫痫、眩晕症、高血压、肺气肿的患者,也不应该爬山。患关节病或膝踝关节轻易受伤的人不应该爬山(和爬搂)。
  第二、留心太阳出来再上山
  冬季天亮得晚,摸黑出门历练轻易出险境。冬季的早晨是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辰,室表里温差相当大,猛地遭受冷空气的打击,轻易病发血管抽筋,导致心绞痛或心梗。这个时候血液黏稠度最高、血糖最低,故而早餐后再去爬山为好。
  第三、留心多喝水
  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释血液,又可缓解运动时的干燥。爬山时也要留心随机添加水分,最好是含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能够缓解劳累感,及早见好体力。一点屡次,每次喝三大口,时常喝,不要等渴了再喝。
  第四、留心渐进循序
  爬山前应做些简略的热身行动,爬山的高度和光阴应凭据本人的体力和平日行动境况而定。若觉察劳累,或许有心悸、气闷、出虚汗等,应即刻终止运动,就地歇息,一定不行勉强维持。
  第五、留心用脉搏支配强度
  爬山中的脉搏始终维持在本人的有氧健身靶心率之内,170减岁数(不要大于180减岁数),万一稍快就理当停下来让脉搏减慢后再爬,能够时间很短站立第一、2分钟再爬。
  亦可歇息10分钟到20分钟,留心不要迅速坐下,应站一会儿再坐下歇息。留心不要躺倒歇息,还要穿上衣裳,谨防受凉。
  第六、留心谨防摔倒
  老年人腿脚不太灵便,爬山时最好拄一根拐棍,并留心机体前倾。更要避让有积雪的处所,谨防崴脚或滑倒。
  第七、留心不要迷路
  爬山应抉择那些人相较多的线路,避让悬崖峭壁和布满荆棘的小路,不要钻那些没人走的山林。上山光阴不要太早,下山光阴不要太晚,有前提最好带上通讯工具如手机,一旦病发不测,以便同外部联络。
  第八、扭伤切忌部分推拿
  在爬山中病发急性扭伤时,切忌部分推拿或热敷,最好冰敷20~半小时,能有着消肿和止痛功效。

    (四)雨后登山必知的15个注意事项
 
    1、了解登山地区近日天气情况,雨天和雨后一两天最好别爬,山下没雨不代表山上没雨,爬山是自我的一种挑战于放松,但不需要用生命去冒险。
    2、雨后登山的台阶到处是滑落下来的山泥,部分路基还被阻断,雨后登山务必注意安全,以免山体滑坡遭受意外伤害,去城市山林和电视塔尤其应引起注意。
    3、备好运动鞋、干粮和水。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中暑。
    4、合理饮水,多喝少量,不要等口渴后在喝水,切记春天山上的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寄生虫最多的季节,具体如何饮用和过滤。
    5、爬山过程中切勿东张西望交头接耳,注意脚下和周边山况,如有需要拍摄风景,需止步拍摄,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6、做好前期工作,了解山况,登山路线,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和预备第二条路线(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万一出现突发事件有多个选择),如该山是否有资源开采的工厂,以防在登山时,工厂的开采队在炸山开采资源所造成不安全因数。
    7、了解该地区是否有野猪,蛇等危险动物,带好防范设备,有野生动物的地方也会有很多人为的陷阱和夹子,要特别注意。
    8、对山上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确保登山当天不会下雨。
    9、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但也要注意带好必需品的最好轻装。
    10、队伍不因少于3人,根据登山强度难度来合理组织队员,建议人数不易过多(4-8人),队伍长了不好控制和收队,一般我们登山组队人数都是双很少组单数,原因很简单,互相照顾,宿营时也不会有人落单。
    11、如果将攀登的山比较高或者平时较少参加攀登运动,那么,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钟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
    12、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
    13、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脚步,切不可冲得太快,这样很容易受伤。,注意放松膝盖部位的肌肉,绷得太紧会对腿部关节产生较大的压力,使肌肉疲劳。
    14、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15、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五)登山活动要注意什么
 
    平时锻炼体能,培养登山技能,并多吸收户外活动知识。如果将攀登的山比较高或者平时较少参加攀登运动,那么,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钟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尽量放松全身肌肉,攀登会觉得轻松许多。
    从事登山活动应依规定检附相关资料向警察机关申请入山许可证(如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需向国家公园管理处申请入园许可登),并需有经验及对路线熟悉向导及领队同行。
    向上攀登时,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不仅省力,还会使人显得精神,充满活力。
    登山时不要总往高处看,尤其是登山之初,因为你的双腿还没有习惯攀登动作,往上看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疲惫感。一般说,向上攀登时,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处最好。如果山路比较陡峭,则可作“Z”字形攀登,这样比较省力。
    登山行程计画须慎密、完整并彻底了解,并将行程告知家人。
    活动前应注意气象预报,查明路况,以为是否入山之依据。
    对于登山装备及粮食,应准备完备,不可短缺,并应了解每一项装备的使用方法,且于活动前彻底检查。
    应选择无杂草、枯枝之空旷地炊食,且随时注意火源,睡前或离开时务必确实熄灭火源,以免发生火灾。山区午后常布云雾,不可沿途逗留,应尽早抵达宿营地点。
    随时注意气候状况,遇有台风或豪雨应提前下山。
    登山初行稍慢,调整步伐,逐渐增加速度,但不宜太快,中途休息不可大久。
    山区水源缺乏,应节约用水,并将水壶随时装满水。口渴时喝水不可大量,润喉即可。喝水不要太多太急,预防水中毒。如果遇到不正常发热或者想呕吐现象,应该停止前进,预防中暑。
    切忌在无路溪谷中溯溪攀登。如不幸迷路时应折回原点或寻找避难处所静待救援保持体力,切勿惊慌随处乱走。
    上山之后,记得不要随便把衣服脱光,当心失温。可能的话,多带一件干衣服替换,或者把汗用毛巾排干。
    通过断崖或溪流地时,应互相帮忙,必要时可辅以登山绳通过。
    攀爬山壁时勿急躁,以手指试探力点之稳定性,谨守三点不动一点动之原则。
    行进中若发现毒蜂或蛇、熊等动物时,勿攻击或惊吓牠,迅速撤离该地或绕道。营地餐后或睡前,食物宜包装收拾,以免动物吃食。
    应确实服从领队及向导人员的指导,并遵守团体一切规定。应确实依照行程计画进行,勿随意变更。登山队伍切勿拉长,严禁脱队独行或擅离路线。
    注意途中各种景观特征,休息时核对地图,了解自己的方位、地点。行进间留心路面,看风景时须停下脚步,勿边走边看,并留意现场,勿于危险地区停留。
    登山时如发生恶劣气候、缺粮或发病等山难事件时,应即利用无线电与当警察机关连系,以便立即救援。
    登山时千万不要总是想着山有多高,爬上去还需多少时间之类的事情。不慌不忙,走走停停才能体会到爬山的乐趣,疲惫时,可以多观赏一下周围的景色,也可唱唱歌,转移注意力。
    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脚步,切不可冲得太快,这样很容易受伤。,注意放松膝盖部位的肌肉,绷得太紧会对腿部关节产生较大的压力,使肌肉疲劳。
    在野外登山,由于很多登山道未经过整理和开发,在装备上尽可能保护自己,双肩背包平衡负重,长衣裤要穿好,防止树枝刮伤。保护脚踝的登山鞋,厚袜子防磨损。帽子是防晒和保护体温也是不可以缺少的。
    登山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户外活动,但在攀登过程中,自然环境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倍加留意,注意安全。
 
    二、爬山注意事项和必备物品
 
    (一)登山要准备什么物品
 
    1、穿着
    帽子、登山鞋、PP排汗袜、女性运动胸衣、羽毛夹克或背心、手套、保暖夹克、太阳眼镜、PP排汗内裤、绑腿、保暖长裤、防风、防雨衣裤、保暖外袜。
    2、一般徒步装备
    ①必要装备
    运动鞋、帽、御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壶、手电筒、地图、指北针、小型背包、身分证。
    ②预备装备
    手套、风衣、拖鞋、登山鞋、换洗衣物、预备电池、灯泡、笔记本、表、食具、食物、打火机、开罐器、哨子、小刀、个人药品、针线包、相机、底片。
    3、长程登山装备
    ①个人装备
    运动鞋、帽、御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壶、手电筒、地图、指北针、个人证件、手套、风衣、拖鞋、登山鞋、换洗衣物、电池、灯泡、头灯、笔记本、表、食物、打火机或防水火柴、开罐器、哨子、小刀、个人药品、个人急救包、针线包、相机、底片、睡袋、睡垫、防寒帽、灯具、蜡烛、火种、短登山绳、大或中型背包及背包套、药品、个人粮食、登山杖、防晒油、护唇膏、个人餐具、个人炊具、三公尺扁带一条、地图、卫生纸、燃料、修理包。
    ②团体装备
    帐棚、炉具、团体炊具、粮食、睡袋、收音机、意外保险单、营灯、团体餐具、高度计、急救箱、水袋、无线电手机。
    4、攀岩装备
    登山绳、吊带、制动器、上升器、8字环、钩环、岩鎚、凿钉、岩楔、爬岩鞋、安全头盔、伞绳、绳梯。
    5、溯溪装备
    防寒衣、防滑鞋或草鞋、安全头盔、安全吊带、登山绳、钩环、头灯。
    6、赏鸟装备
    望远镜、小背包、雨具、水壶、食物、深色服装、布鞋(运动鞋)、图监、笔记本、笔、相机、底片、长筒鞋或雨鞋、隐蔽帐、同健行装备。
 
    (二)爬山必备物品清单
 
    爬山的过程中,要不断克服重力,随着高度的增加,攀爬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此时,自然少不了外界的辅助力量。爬山必备物品清单包括哪些内容呢?
    1、辅助登山工具,如手杖、绳索、挂扣。
    2、登山装备,如登山包、快干登山袜、手套、登山靴。
    3、体能来源,如压缩饼干、维生素、功能性饮料等。
    4、医药装备,如消炎药、绷带等。
    5、生活装备,如帐篷、防潮垫、水壶、围巾等。
    6、防御装备,如刀、头灯,手电筒等。
 

爬山注意事项(文健康无忧网)
 
    (三) 爬山十项必备物品
 
    个人穿着
  速干衣;夏天气温高,最好穿可调节的长袖上衣,例如速干衣,速干裤,这种衣服一般都是可以两截或三截拆开来穿的。真的热的不行的时候,可以把长袖拆掉或卷起来。毛衣类不推荐,湿汗太厉害,出一身汗,风一过来,冷的直发抖。
  宽松裤子裤子的关键是要宽松舒适一些,好走路的,为了保持膝盖运动灵敏,可以用有促缩性的材料。化纤和毛混纺、伸缩面料做的就可以。
  登山鞋根据自己的需要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登山鞋。
  两双以上的袜子袜子必须是一双厚的棉袜,加一双较薄的袜子,吸汗,还能防虫防刮伤。
  遮阳帽,遮阳镜遮阳护眼是很重要的,可以有效阻挡一部分高温辐射,一定程度上预防中署
  雨衣越是高的山越往上天气越变幻无常,带上雨衣,防止下雨被淋。
  携带的装备
  背包最好是专门户外旅行用的双肩包,容量要足够大,不能用斜跨或单肩包,拎包等,这样行进会很不方便。
  指南针和地图重要性无需多说,在户外辨别方向和防止迷路的最佳装备。
  水、压缩饼干、水果等食物水要备足,根据情况而定;压缩食品如压缩饼干,肉干等易携带,能长期存放,食用方便。水果,如葡萄、黄瓜,清凉消暑,还能补充能量。
  登山杖在登山时会用到,防止摔倒。
  急救箱应包含伤药,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止血绷带,纱布等药品,这是非常重要的,在登山途中随时可能出现外伤及感冒等,及时治疗和处理才能使伤口不至于感染
  消毒湿巾消毒湿巾的作用比较大,在户外就餐时,如果一时找不到可以洗手的地方,就可以用湿巾擦擦手。
 健康网内容页正文下方左侧广告
  瑞士军刀常出门旅游的朋友对于这个小东西肯定都是爱不释手的,因为一把军刀涵盖了十余种不同的工具,各有用途。除了切熟食之外,危急时刻也能防身。
  塑料袋爬山时制造的各种垃圾要自己收拾。多备几个塑料袋子。
  晕车贴、清凉油如果是坐汽车去爬山,路上可能会有晕车的情况出现,建议带上晕车灵、晕车贴或清凉油。
  小贴士手机、充电宝、身份证都要带上,一旦迷路,手机可以联络。如果有突发情况,有身份证也会方便很多。
    如果以上关于 爬山注意事项   爬山注意事项和必备物品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