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孩平日皮肤舔不停 小心异位性皮肤炎上身
今年刚满六岁的金吉拉猫咪,饲主在四年前发现他会不自主的一直舔毛,起初不以为意,以为仅是换季脱毛,不久后发现毛孩子开始全身起红色斑块并且开始严重掉毛,才发现原来已感染异位性及心因性皮肤炎,饲主因为奔走各个诊间中而心力交瘁,所幸找到正确的治疗,成功找回猫咪的健康和美丽。
台湾湿热气候容易孳生细菌 导致皮肤炎反复发作
达文西犬猫专科医院院长(前纪划动物医院院长)纪炳钦医师表示,台湾属于湿热气候,有异位性皮肤炎体质的毛小孩因皮肤原本就敏感、脆弱,容易在季节转换之际,感染细菌、霉菌而加剧搔痒、红疹、脱毛等症状。临床上常发现饲主在毛小孩染病初期无法立即察觉,往往到毛小孩掉毛严重、甚至皮肤烂光后,才急忙就医。纪炳钦医师提醒,毛小孩皮肤病的治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初期治疗都需要戴上止咬圈,毛小孩不旦难受,饲主生活品质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建议平日就应多注意毛小孩的异状尽快治疗,千万别拖到一刻才处理。
治疗首重简易方便 减轻饲主负担
纪炳钦医师表示,常见罹患异位性皮肤炎的犬猫为黄金猎犬、法国斗牛犬、西施犬、腊肠犬、西高地白梗犬和金吉拉猫、波斯猫等,推估可能是因为先天遗传基因因素,后天环境加剧皮肤炎的进程;传统皮肤炎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是使用口服药,方式为持续数周及一天2次的喂食方式,对饲主绝对是一种沉重的照护负荷;建议可选择施打针剂,施打一次效果能够维持7-14天,针对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有效期,让犬猫能免于因忘记喂食所带来的复发及抗药性产生,宠物免于喂药之苦。
两大核心问题 「环境」、「饮食」饲主不可轻忽
纪炳钦医师说明,除了选择正确治疗外,饲主应彻底改善「环境」和「饮食」的核心问题,才有办法真正杜绝感染。建议饲主第一时间应仔细检查毛小孩的生活环境是否有孳生细菌之风险,例如睡觉环境使用不透气垫窝,加上趴睡接触时间太长,造成猫狗反复感染;第二则是饮食是否有诱发过敏感染的食材,诊间有许多毛小孩都与饲主同食,造成全身过敏。,纪炳钦医师提醒饲主,若发现毛小孩出现经常性搔痒或是舔毛现象,就该尽早就医,以防造成严重后果。
该文章《毛小孩平日皮肤舔不停 小心异位性皮肤炎上身》由网友『忽冷忽热』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