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前注意事项 女人献血前注意事项
健康知识 2023-05-29 15:48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血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作为献血的对象在献血前后还是需要注意到一些事项和禁忌的,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那么,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请看详情。
一、献血前注意事项
(一)献血前须注意哪些问题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反应,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天和献血的当天,需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献血的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品及油腻食物。要吃一些清淡饮食, 以防止血液浑浊,影响血液质量。不要空腹献血.早餐应吃些清淡食物如馒头,粥,米饭,咸菜等。
2. 要保持献血前一晚的良好睡眠,献血前也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一些反应。
3. 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烧、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 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资料,以解除和减轻思想负担,减少献血中不必要的反应。
(二)以下情况者暂不能献血
1,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2,女士月经前后三天.
3,感冒,急性胃肠炎病愈未满一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一月者,肺炎病愈未满三个月者.
4,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一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二年者, 疟疾病愈未满三年者.
5,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三月者.
6,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一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三)献血的主要益处有哪些
献血,也就是无偿献血中的一种,献血是指献血者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通常情况下献血者不收取任何报酬,采供血机构向献血者赠送低价值的纪念品的过程。
1. 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这种说法目前尚缺乏依据,未获得国际公认。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二、女人献血前注意事项
(一)女性献血前要注意什么
1、为了确保血液质量,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献血前几日应以吃素食为主,最好少进油腻食物。
2、献血前不能空腹,献血当日早晨应吃些清淡饮食,如稀饭、馒头、面包、鸡蛋等,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反应。多喝水,最好是糖水。
3、献血前两小时饮用烈酒超过一两,检验会不过关,所以献血前不能喝酒。
4、不要吃荷氏薄荷糖(深蓝色那种),不要吃鱼、肉、油条、油饼、蛋、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大量花生,瓜子,豆制品,以免影响化验结果和血液质量。
5、献血前三天最好不要吃药,如阿司匹林、头孢拉定,思凯通,彼妥,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等,这些药对受血者有严重影响,也对献血后恢复有影响。
6、献血的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得过饱。
7、献血前一般不需要特殊膳食,在献血前可以喝300~500毫升的饮品,以选择红糖水、蜂蜜水、白糖水、含糖果汁、纯果汁等为宜。
8、献血前不要食用虾蟹等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以免蛋白变质,致使血液中出现过敏物质。
9、献血前一晚要保持良好睡眠,不宜做剧烈运动。献血后要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10、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
11、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12、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做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13、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以防感染。
14、献血前还应把手臂清洗干净,避免穿刺部位感染。
15、献血前一周内,若有上感、发热或腹泻等不适,以及女同志月经期间都应暂缓献血。
16、初次献血的可以阅读一些献血宣传材料,学习一些血液生理知识,可减轻心理压力,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的几率。
17、别忘携带身份证件包括本人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护照、有身份证号码的驾驶执照等有效身份证件。
18、采血过程中,全身放松,保持心情愉快,内心充满荣誉感,保持安静,避免皮肤肌肉收缩,影响进针而产生过度疼痛感。
19、采血过程中应分散注意力,可以想一些其他事情、与采血护士聊会儿、看一些杂志电视等,一般3~5分钟就可以结束。
20、采血过程中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干等感觉时,应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21、个别献血者由于没有正确按压等原因,穿刺处可能出现青紫现象,这是因为有少量血液皮下渗出的缘故,24小时内可局部冷敷,必要时在24小时后才能用热敷促进消退,根据青紫范围一般一周左右可逐渐消退。
(二)献血的体检标准有哪些
年龄18~55周岁。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体温正常。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三、无偿献血
(一)献血进程中须注意哪些问题
献血者献血时,始终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充满荣誉感。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双臂肘部的卫生清洗,入座采血时,需配合采血护士核问回答姓名、年龄、血型。将肘部血管暴露比较好的手臂放好,被采血的手臂放置位置尽量与心脏呈一水平线,以保持血流通畅。在采血进程中,全身放松,避免造成皮肤或肌肉收缩而影响进针所产生的过度痛感,可主动向护士咨询有关献血方面的知识,以增进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在献血中须保持适度的安静,以减少不必要的烦躁感。倘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渴或坐不住等感觉时,应立即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因血管较细或血流不畅时,需按护士要求予以积极配合,在整个采血过程中,手臂不可随便运动。
(二)献血后需注意哪些问题
采血结束后,献血者应在采血位置上或就近做稍事休息,不得急起,以防一过性脑缺血的发生。按压住针眼部的消毒棉球,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在献血后的1-2日内,适当增加饮水量,注意增加一点高蛋白质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适当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的。
献血者献血后心情应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做了一件无私奉献,有意义的事,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如果在献血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与采血单位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个人活动要适度:献血后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造血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 这些养料在普通饮食里都有,不必特别去多吃。献血后,适当地增加一些营养,吃些瘦肉、鸡蛋、 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可促进血液成分恢复更快,但切忌暴饮暴食,亦不要饮酒。
献血前注意事项(文健康无忧网)
(三)献血应注意哪些事项
定期献血者无论男女都显得精神饱满,健康明朗,这样的身心状态,无不得益于献血的好处。以下的献血之益也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献血的理由。发现没有,定期献血者无论男女都显得精神饱满,健康明朗,这样的身心状态,无不得益于献血的好处。以下的献血之益也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献血的理由。
定期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专家对反复献血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变学各项均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而尤以红细胞压积最为明显,提示反复献血组的血液粘滞性下降;而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正常值高,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着高粘血症。,反复一定量的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经常献血可降低血脂。人们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的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可预防心脏病。科学研究证实,从不献血者比经常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们对此解释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大为降低。,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
可减少癌症发生率。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过高又绝非好事。那么,人类如何排出过多的铁质以减少罹患癌症的几率呢?医学专家认为,惟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铁质。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人可以定期献血,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适量献血有益长寿。科学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更长。祝你!
如果以上关于献血前注意事项 女人献血前注意事项 的解答您还不满意,您可以使用本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更多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