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警惕不意外的暑期意外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1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编者按
一岁4个月婴儿从妈妈怀里窜出掉下5楼;商场的滚梯“咬住”了4岁孩子的手臂……近年来,孩子暑期意外伤害高发,已不意外。
“一到暑假,我们的心就提起来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张廷冲说。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这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近日,健康时记者分别在北京儿童医院的急诊室、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方庄特勤中队盯守了一整天,目睹了几起孩子意外伤害抢救的惊心动魄。记者采访了从儿童医院专家、消防专家以及犯罪研究专家,希望借此提醒所有的家长,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远离犯罪伤害。
受访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高恒妙,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急救内科副主任。
张廷冲,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急救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清华,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
王 墨,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方庄特勤中队指导员。
夏春雷,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宣传报道中心处长。
王大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
暑期意外伤害之一
危机四伏的家
危险地带阳台、厨房、卫生间、马路
危险指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中,所占比例为43.2%。
急救现场——
1岁4个月婴儿从5楼坠下
“快闪开!”
一位穿着120急救制服的医生抱着一名奄奄一息的小婴儿冲进内科急救室。一放在床上,医生护士就开始紧张地抢救。
30分钟过去,在孩子父母哀求下,无望的抢救又持续了30分钟,医生护士放弃了。此时是上午10点。
3小时前,北京丰台区,这个仅1岁4个月的婴儿还在妈妈的怀里,从新装修家里的阳台上高兴地向外观望,鬼使神差般,孩子在妈妈怀里一窜,从5楼直跌下去。
从早晨7点20分到中午1点,记者在儿童医院急救中心,一共目睹了8名受到意外伤害的孩子。而前一天,这里更忙,“昨天是大抢。”护士说,10个孩子被急救,其中4个孩子为车祸。整个暑期,北京儿童医院急诊中心的意外伤害比平时多了两倍。
专家警示——
根据接诊的情况,北京儿童医院急救内科副主任高恒妙将儿童意外分为三类,第一是误服,第二是车祸,第三是坠落。
锁——危险物品要锁好 每年北京儿童医院收治气管异物患者都在300多例,误服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洗涤剂、洁厕灵、降压药、精神抑制剂、石头、缝衣针、果核等等。对这些东西,高恒妙对家长总是反复嘱咐“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危险的东西要锁好。”(相关报道见健康时报2007-04-02 第03版《误服异物害惨了孩子》)
时报提醒出现异物吸入,可以让孩子背靠着坐在家长的腿上,家长双手有节奏地挤压孩子的上腹部,借腹腔压力冲击胸腔,使异物从喉部冲出来。
护——“马路杀手” 要谨惕 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中国儿童意外伤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溺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儿童发生道路交通意外主要有两种情况儿童突然出现在机动车道上,或儿童从车前或车后突然窜出。
防——高处坠落最要防 高主任介绍,今年至少已有3起儿童坠楼意外,而且全部是无救死亡。高主任说,家里装护栏要注意护栏的密度,窗边不要放小凳、床等可以爬高的物件。
时报提醒在交通事故或摔伤后,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最好用硬的板材固定一下,若全身摔得很严重,必须立刻送医院。
止——烫伤物件要看牢 烧伤烫伤,也是暑期意外伤害很常见的。有一个妈妈在客厅里打电话,6岁的儿子跑进厨房要开饭锅,拔插座时不小心把一锅粥拉倒,滚烫的粥淋了孩子一身。
时报提醒烫伤后,最好用流动的凉水冲洗半个小时,局部降温。如果只留下一点红印时,用洁净的纱布包好即可;若起水泡,则需涂上药膏;若水泡已破,或水泡面积过大,冷敷后不要涂任何药物立即送医院。
暑期意外伤害之二
险象环生的公共场所
危险地带滚梯、游泳池、居民楼
危险指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跌落是发生率最高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4.6%,是碰伤/挤压伤、扭伤等。
急救现场——
滚梯咬住了孩子的手
一天晚上9点,4岁的京京和父母在一家电器商场,乘滚梯时,小京京钻到滚梯一侧,好奇地用小手去摸滚梯的接缝。
几秒钟的工夫,小京京一声惨叫,爸爸一低头发现京京的手臂被卷进了滚梯里,他马上扑在孩子身上,妈妈哭喊着呼救,万幸!滚梯很快停住了。
几分钟后,119特勤队火速到达。几分钟,滚梯被迅速拆卸,小京京被滚梯咬住的手臂,神奇般地保住了。
参与此次急救的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丰台支队方庄特勤中队指导员王墨说,滚梯是意外伤害多发地,因为父母容易被商场里的东西吸引注意力,很容易忽略孩子,悲剧是瞬间就会发生的。
专家警示——
王墨所在的特勤队,不仅执行火灾扑救任务,还要参与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与孩子有关的意外伤害也很多。
王墨说,在危险的环境里,孩子在大人的视线、注意力之外时,是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的。
水——最热闹的危险地 暑假,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水里。在2009年发布的一份《中国儿童意外溺水调查报告》指出,根据2000~2005年中国卫生部统计全国死亡统计数据,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有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
时报提醒溺水后,确认是否有呼吸,观察是否有心跳。然后大声呼救,请别人帮忙叫救护车,采取急救措施。使孩子趴着,手按在腹部并上提腰部,让孩子把水吐出来。或将孩子的腹部放在膝盖上,让孩子头朝下,轻敲其后背。危险的情况下,还要做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按压。
火——最危险的游戏 在与119北京市消防人员交谈的话题中,讲得最多的是孩子把玩火当作最过瘾的游戏从打火到将东西慢慢点燃,在孩子看来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一名12岁的孩童在一幢居民楼4到5层楼的楼梯拐角处玩火,引发火灾。这种事情并不鲜见。
王墨说,孩子偷偷吸烟也常常是引发火灾的原因。一位13岁的学生在家里做作业时,趁爸爸妈妈外出的机会,偷吸爸爸的烟,爸爸突然回来,他慌忙把手中的半截烟扔到了床下,随后又跟爸爸走出家门。不料烟头引燃了床下的易燃物,待全家人回到家时,三间房屋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宣传报道中心夏处长给出的最重要的提醒就是让未成年人远离火。
时报提醒如何在灾难发生时顺利逃生,这不仅是成人的课题,也是3岁孩子要经常温习的功课。所以,除了家长掌握这项知识之外,还要经常通过游戏告诉孩子认识生火用具,了解烟火探测器的用途,寻找合适的安全出口,衣服着火后怎么办?着火后怎样躲避烟雾,拨打火警电话等。
暑期意外伤害之三
无孔不入的犯罪分子
危险地带任何场所
危险指数★★★★
真实故事
史上最好骗的小孩
东北男孩史东博,4岁,能歌善舞,但更大的特长是——自来熟,被誉为“史上最好骗小孩”。
武东博爸爸对央视非常6+1栏目说,他俩上街必须拉着手,不然哪位叔叔说一声你好可爱啊,跟我走吧。儿子就会跟别人走了。栏目组做了一系列实验——
第一回合,爸爸上楼拿东西了,武东博在楼下等,一个年轻人拿出一袋零食说,我家有好多吃的,你要是到我家,我就都给你吃。武东博就跟人走了。
第二回合,爸爸教育了武东博后,另一年轻人上来问“你叫什么名字啊?叔叔带你坐车好不好?”武东博又跟着陌生人走了。
第三回合,被爸爸狠狠打了屁股,还罚说了50次“我再也不跟别人走了”,武东博为此泪流满面。一个小女孩出场了,她三次邀请武东博“我家有好多好吃的”“好多好玩的”“一起逛街吧”,武东博都以“我爸爸不让去”为由拒绝了。女孩说了句“那我自己去了”,武东博说“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
专家警示——
武东博的可爱,引人欢笑的,也引发大家对儿童安全的警惕。“暑假是入室抢劫、盗窃的一个高发时间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教授王大伟强调,家长应尽早给孩子上堂暑期安全课。
入室——小鬼当家绝不开门 孩子暑假一个人在家,门无论如何不能开。通常骗子闯入家门有两种伎俩一声称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同事,骗孩子说爸爸妈妈“生病了”或“被车撞了”,我接你去看他们,甚至还能叫出孩子的名字;二假称自己是煤、水、电气等的修理工或来收各种费用。
教子有方
3~5岁用角色扮演、讲故事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好人有坏人,门是保护家人不被欺负的工具。
5岁以上将可能出现的情况讲给孩子听,引导他做出选择,并适当进行情景训练;写一个常用电话号码清单贴在电话旁;告知孩子如果陌生人打电话找父母,告诉他妈妈爸爸不方便接电话。
诱拐——对陌生人要礼貌说不 当陌生人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孩子要礼貌地说“不”。骗子很善于利用孩子善良的天性,其惯用伎俩是问路;请求孩子协助(如寻找丢失的宠物);主动给孩子糖果和玩具或带孩子去游乐园等。这类犯罪常在车站码头、公园、游戏场所多发。
教子有方
3~5岁告诉孩子,任何人甚至警察,未得到爸爸妈妈允许,都不能将你带走。与孩子制定“三不”安全守则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5岁以上给孩子讲相关案例,讨论对策。告诉孩子外出一定要告诉父母,保持电话联系。
走丢——三岁就要学认方向 暑假外出游玩,旅途上、亲朋好友家、拥挤的超市商场等,是孩子走失的多发场合。王大伟说,与父母走失后,恐慌和无助会让孩子大哭,呼喊妈妈,到处乱窜,坏人一句“带你去找妈妈”,就可以把孩子骗走。孩子3岁左右时,就要教给他,东西南北怎么认,一旦走失怎么办等信息。
教子有方
3岁以下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在孩子的衣服内侧写清楚孩子的姓名、地址和电话。
3~5岁和孩子外出时,把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讲给他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应对办法。让孩子相信,爸爸妈妈和他走散后,一定会努力寻找他,减少惊慌感。
5岁以上让孩子了解基本家庭信息,带孩子回家,可告诉孩子乘哪一路公车、下车的站名、要走的路名、小区的名称、自家门牌号等。告诉他,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迷路了。
性侵害——背心裤衩内不许人摸 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大多数都不使用暴力,可能用“我给你检查一下身体”或“我们来玩一个身体游戏”,或用糖果或其他东西引诱孩子上当。早点让孩子知道,身体哪些部位别人是不许碰的。
教子有方 洗澡时告诉孩子各个器官的作用,告诉孩子泳衣、背心裤衩遮住的地方,不能让其他人碰触。可以做游戏演练一下,别人的碰触让自己不愉快时该如何拒绝。如“我不喜欢你这样碰我”、“我要喊妈妈了”等。
《健康时报》 (2011-08-18 第03版)
上一篇:心血管病警惕 最隐秘的坏吃法
下一篇:戒掉8个坏习惯 21天轻松变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