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胆囊炎胆石症与性情有关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赵志付

  胆囊炎与胆石症属于中医的“胆胀”范畴。病因分为内因(正气虚)外因(邪气实)两个方面。内因是指性格过度压抑或过度暴躁,再加上饮食偏嗜,多食油腻厚味及社会压力等外因的作用,就容易导致肝疏泄失常累及胆腑,外郁蕴热而成“胆胀”。胆囊炎或者胆石症看起来是局部病变,实际上这种疾病应该说是一种整体状态下的局部病变。

  中医认为,情绪的过度压抑和过度亢奋均属神志不畅,而两种极端的性格都可导致胆囊炎或者胆石症。总体看来这是一种心身疾病,情绪不好后心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生理。中医理论认为肝和胆是互为表里的,胆的功能要通过肝脏的功能来体现。如果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肝脏的疏泄功能,同样就会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和分泌功能。胆汁是帮助消化的,胆汁正常的时候应该从胆囊排出来,排到肠道里帮助消化,尤其是消化脂肪类物质。导致胆的病变除了情志以外,就是肝气疏泄太过或者不及,还和饮食有关,比如吃得过于油腻,饮食不节就容易导致胆囊病变。还和外感湿邪有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胆汁郁滞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和焦虑显得十分重要。中医心身医学根据胆囊炎患者的性格脾气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类型过度暴躁的人大多数属于阳刚类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胁肋胀满,胃胀胃痛,腹胀,烦躁失眠,头晕头痛,口苦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这类病人性情急躁、易怒,不能忍耐,具有独断专行,语言高亢,心情不易平静等特点。中医辨证属于阴虚肝旺、血瘀痰阻,治疗应柔肝养阴、活血化痰。过度压抑的病人大多数属于阴柔类型,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胁肋胀痛,胃胀胃痛,腹痛,大便不畅,喜热饮,舌红,苔白,脉弦。这类患者性情温柔,忍耐性强,易怒而不敢言,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中。中医辨证属于肝郁气滞,血瘀湿阻,治疗应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