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购物频曝质量门起诉太麻烦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视购物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一消费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广告虚假、质量无保障、有购难退等一系列问题也让消费者有苦难言,不少人投诉无门,只能干吃哑巴亏。相关管理部门也表示,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法律来明文规范电视购物市场,很多投诉转到工商部门,工商也只能给予双方调解,而无法给予查处或取缔。
法律界人士则表示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老百姓表示打官司费时费力,成本太高,操作麻烦。这使得消费者通过电视购物遇到的质量投诉遭遇尴尬境地。
现状>>>
电视购物频发“质量门”
2010年11月,南京下关市民朱先生在天骄购物上购买了一把富达旋风拖把,价值198元。
本以为捡了大便宜的朱先生拿到拖把后便发现,刚使用一会儿,拖把头部便被卡住了,根本无法继续使用。之后,朱先生找到商家要求换货,商家也同意给予调换。,让人郁闷的是,拿到的新拖把还是坏的。如此反复,朱先生又先后找商家换了4次,但结果还是坏的。无奈,朱先生致电商家,要求退货。,商家给出的答复却是,从购买之日开始至今,中间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不能给予退货。对此,朱先生表示非常不解,他向工商部门投诉时表示,“时间长了又不是说我使用的时间长,主要不还是中间五次换货折腾的吗?”
徐先生在工商部门的帮助调解下,商家同意退还朱先生购买拖把的198元现金。
无独有偶,年过花甲的徐大爷在电视上购物时也有相似的遭遇,他曾花去200元买了电视中宣传销售的“一梳黑”梳子,可刚梳了几下,头皮变奇痒难忍。原来该款梳子引发了徐大爷头皮过敏,在多方协调下,历时半年多徐大爷才要回了自己的200余元退赔款。徐大爷表示,再也不敢相信电视购物了。
就记者采访中了解的案例,南京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冰山一角。从2010年至今,南京市所有区县共接到类似投诉就有249件。该工作人员说,从数字上看好像不是很多,但其实很多消费者因为怕麻烦,都选择了“吃哑巴亏”。
症结>>>
流通环节多 质量无法保证
在采访过程中,南京某电视购物频道的工作人员透露,电视购物频道在决定销售某商品时,一般会事先进行市场调查,理论意义上,商品必须具有有关部门出具的相应合格报告方可出售,但事实上只要商品有卖点,有利润,“质量”也就被必然的弱化了。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消费者投诉电视购物,其原因绝大多数出在流通环节上,尤其生产商将产品交由电视台的销售商销售这一环节,往往被扣去售价的大部分费用,致使生产商难以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
对此,下关工商分局建宁路的吕所长告诉记者,电视购物中商品的质量一般由电视台负责把关,当记者问及具体监管部门时,吕所长表示工商部门也很茫然,目前并不涉足这一块。吕所长表示,贪小便宜是很多人的固有心态,而在电视购物频道上,不少产品广告也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故意夸大其词,削减价格,以次充好,借此勾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法律来明文规范电视购物市场,工商部门只能在接到投诉后给予双方调解,而无法给予查处或取缔。
维权>>>
律师可到法院起诉 消费者麻烦
电视购物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将越来越走近老百姓的生活。据南京市工商局12315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每年接到的相关电视购物的投诉逐年上升。
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造成电视购物投诉量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电视购物的中间环节很多,这些环节中所耗成本过高,致使生产商难以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二是电视购物还涉及广告商、送货单位、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发生纠纷后,投诉周期长,维权成本高,解决问题难;三是法律法规规定不严,以名人或以普通消费者名义展示的“现身说法”真实性差,经营者不讲诚信,违法成本低;四是电视购物的准入门槛低,电视台审查不严。
江苏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严国亚律师表示,若想查处电视购物市场中的一系列不良经营行为,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可到法院进行起诉,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根据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不法商家以及发布虚假广告的相关电视台进行查处。
但作为消费者,徐大爷表示,刚开始索要退款无果的情况下,也有人建议通过到法院起诉为自己维权,他当时就否定了,为了一两百块钱,到法院兴师动众的打官司,实在太麻烦。
《江南时报》 (2011-07-07 第20版)
上一篇:小心!血压波动越大越危险
下一篇:男子医院内突然死亡医院需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