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胃癌化疗新法治疗及预防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治疗及预防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肿瘤治疗专家、留德博士陈锦飞介绍,随着化疗药物的研制开发,新化疗策略和新化疗药物已经显示出其较好的治疗前景,胃癌的治疗已经呈现突破性进展。不过,这位专家仍强调胃癌在预防中的重要性。
陈锦飞主任介绍说手术切除是根治胃癌的最主要手段。胃癌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5年生存率只有20%~50%。人们一直在寻求手术以外治疗胃癌的方法以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化疗开始应用于胃癌,此后新的化疗药物及方案不断推出。新药和新治疗策略的出现使化疗在胃癌中的应用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近年来一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伊立替康以及奥沙利铂等。新一代化疗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胃癌,显示出较好的抗瘤活性。
紫杉烷(taxanes)主要通过在癌细胞分裂时与微管蛋白结合,使微管稳定与聚合,阻断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紫杉醇(docetaxel)。
伊立替康(irinotecan, CPT-11)伊立替康是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抑制剂,1994年在日本上市,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奥沙利铂是稳定的、水溶性第三代络铂类化合物,通过形成链内复合体阻止DNA复制和转录。应用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能达到较满意效果。
陈锦飞主任认为随着对胃癌的深入研究和化疗药物的研制开发,新化疗策略和新化疗药物已经显示出其较好的治疗前景,并且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实体瘤也成为热点,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低毒和高效的特点。实验证明生物靶向药物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抗HER2单克隆抗体类(CH401)、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cetuxima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bevacizumab)等都可用于胃癌的治疗。
陈锦飞主任坚信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认识,胃癌的化学治疗将更有效,化疗方案会因人而异,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现象必将消失。
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陈锦飞主任指出,胃癌治疗方案很重要,对于广大群众来说,如何预防胃癌的发生也是当务之急的一件要事。
陈锦飞主任认为对肿瘤来说,预防胜于治疗。现代医学的重点不完全是从临床的现状“就病论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更加重视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陈主任介绍由于胃癌病因未明,故缺乏有效的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腌腊制品,可以降低胃癌发病。尽管Hp感染被认为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胃癌的发生除Hp之外尚有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和环境因素。鉴于上述原因,更鉴于我国的经济条件以及不同地区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目前认为对有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如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型化生、异型增生癌前病变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应予根除Hp治疗。
二级预防的重点是早期诊断与治疗,日本内镜普查的工作开展较好,故早期胃癌诊断率较高。胃癌防治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生命。由于人们对胃癌发生的复杂的生物过程和因素的理解尚不完全清楚,从根本上阻断致癌因素作用或增强体内防御机制控制胃癌的发生等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从胃癌防治战略中选择发病学防治,即采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可以使胃癌防治尽快取得进展,并能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陈主任呼吁大家实行有效的筛查和早诊早治,这是降低胃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定期开展适当、必要的检查,就可以早期发现其它相关疾病或肿瘤发生的趋向。这就是祖国医学“上工治未病”的思路。定期进行有效的健康检查,我们不但可以发现早期肿瘤,而且可以发现癌前病变。
张子青 倪玉丹
《江南时报》 (2011-06-22 第21版)
上一篇:约八成绝经妇女从未干预治疗
下一篇:警惕颈椎病的隐袭发作(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