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365:天气炎热对付暑热13招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此时节,气温较高,天气闷热,容易中暑。专家提醒,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将随即到来,,从现在起就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22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夏至。此时节,气温较高,天气闷热,容易中暑。专家提醒,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将随即到来,,从现在起就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介绍说,中暑是发生在夏天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在一般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正好相等,所以,人的体温总是保持在37℃左右。但在强烈的夏日阳光下照射过久,红外线能使人的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所以容易发生中暑。,如出汗过多,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时补充,水盐代谢发生障碍,也会中暑。身体过度疲劳,体弱多病也是发生中暑的原因。

  “中暑的特点是发病急,转变快,且易伤津耗气。在夏天或高温作业场所工作一段时间后,有轻度头痛、头晕、耳鸣、恶心、眼花、无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病症,就是中暑先兆。”李艳玲说。

  高温环境易中暑

  当人在高温环境中,如果没有防暑降温的措施,体内的热量又不能向外散发,就会引起中暑。,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起病急,大多数人会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症状。何大夫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来源搜狐健康 该文小病365:天气炎热对付暑热13招由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  中暑原因有三种

  中暑原因有三种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可以分成三种

  一种是在闷热的房间里容易出现的热射病,病人会感觉到头痛、头晕、口渴,然后体温迅速升高、脉搏加快、面部发红,甚至昏迷。

  第二种是日射病,如果人们在烈日下活动或停留时间过长,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只有头部温度增加,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9℃以上,然后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但体温不一定升高。

  第三种叫热痉挛,人在高温环境中,身体会大量出汗,丢失大量盐分,使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痉挛。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