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厘米肿瘤把脊髓压出“凹坑”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本报讯(通讯员 陈步伟) 家住苏北的李老汉今年60多岁,两年前右侧腰腿开始疼痛,在当地医院一直按照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药、西医都尝试过了,病情却在一天天地恶化。李老汉的右髋关节渐渐地出现剧烈地疼痛,几乎不能自主行走。辗转多家医院后,李老汉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
接诊的神经外科周明卫副主任医师综合李老汉的病情,高度怀疑他的脊椎椎管里长有占位肿瘤。随后的影像检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在李老汉的胸11到胸12之间的脊髓椎管内,竟然长有一个3.5厘米左右的罕见巨大肿瘤,该肿瘤长期压迫脊髓,已经把脊髓压出了一个“凹坑”,脊髓本身被压迫的如同一张“薄纸”,使病人出现了腿部、关节疼痛和行走不便等症状。医生说,如果任其恶化,李老汉可能很快就会瘫痪。
经过精心准备,周明卫副主任医师等创新性地采用“锁孔”微创手术为李老汉切除了椎管内的肿瘤。手术时,专家在病人背部开了一个仅3厘米左右、如同“锁孔”一般的切口,只切除了胸11脊椎一侧的部分椎板,然后借助窥镜,小心翼翼进入椎管内,巧妙操作,就彻底切除了肿瘤,从脊柱里切下的肿瘤竟然比脊髓本身还粗,整个手术出血量只有20毫升左右。由于创伤很小,病人术后3天即能下床,5天即能拄着拐杖行走了。随着脊髓的日渐恢复正常,近日,已经能够自主行走的李老汉,康复出院了。
据介绍,面对如此巨大的椎管肿瘤,如果使用常规的椎管手术方式,至少要切除3-4个椎板,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很大,而且会导致脊柱很不稳定,术后恢复的过程也很缓慢,病人至少要卧床休息2至3个月才能下地行走。
据周明卫副主任医师介绍,20世纪60年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开展成为传统神经外科向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里程碑。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本世纪第一个10年,“锁孔”微创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锁孔”微创手术尤其适合小脑角区的有关手术,由于手术切口小、对肌肉及颅骨破坏少,微创手术后病人脑脊液漏大大减少,不适反应明显减轻,发热率也随之降低。而在椎管肿瘤切除方面,“锁孔”微创手术的优势突出,效果最为明显,对病人的脊柱破坏程度轻,术后病人疼痛、发烧等反应轻,恢复起来较快,术后2至3天就能下床行走。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刘宁主任医师特别提醒大家,椎管内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成人良性肿瘤较多见,疼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当发生不明原因的腰痛、胸痛、腹痛、背痛,或者手脚麻木、感觉障碍,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要尽早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排除椎管内肿瘤的可能。
《江南时报》 (2011-06-01 第20版)
上一篇:专家:女性生理期不适宜高歌
下一篇:男人夏季要预防泌尿生殖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