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有关献血都有些什么?

健康知识 2023-05-29 09:00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4月3日是我18岁生日,正好那天也是星期天,我觉得献血很有意义,所以提前想了解一些有关献血的知识!谢谢(最好是有献血经历的人能回答我)
网友【烟锁寒楼】解答如下你好!祝你身体健康!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要端正阁下关于“献血”的认识问题。
    血汗,血汗,这年头,咱们平头百姓的汗已经不值钱了,难道就剩下那么一腔热血也让这帮混帐庸医恣意挥霍不成?
    最近,关于无偿献血有害于健康的谬论铺天盖地,作为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认为我有义务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1)要搞清什么是血液
    血液所含的三种血细胞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的每一种组成都有它的特殊的功能,血浆可携带水份、盐类、养分、荷尔蒙和药物到我们的组织,并带走代谢废物到肺脏及肾脏,经由呼吸及尿液将之排出身体。
    其中白细胞可帮助你身体抵抗感染,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止血,当你受伤时,他们会粘在一起并堵住血管的破洞,阻止血液进一步流失。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它充满了红色的血红蛋白,所以血液看起来是红色的。
    众所周知,生存是离不开氧气的,人们吸入肺脏的氧气便和血红蛋白结合被运往全身各个组织,以完成细胞的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寿命只有120天,它们在脾脏内被破坏掉。
    所有的血细胞均在骨髓内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这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血液对身体的重要程度。
    2)为什么献血对身体有害
    因为献血会造成以上血液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简单的说
    1. 红细胞的减少会使身体各部分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细胞的各项生命功能无法发挥,献血后产生的头晕现象就是因为脑部没有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和一氧化碳中毒时的现象是一个道理。
    2. 白细胞的减少会使身体抵抗病毒的能力下降,容易生病,献血后身体虚弱就是这个原因,免疫能力的下降就使本来无足轻重的感冒等病毒有可乘之机。
    顺便告诉大家,著名的艾滋病的另一个名字就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3. 血小板的缺少会使伤口难以愈合,流血不止,,谁也不会倒霉到献完血就受伤。
    顺便告诉大家,白血病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血疑》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都看过吧?)。
    有人就说了你说的不对,大家都说献完血后身体会生产出足够的血液补充。刚才我说过“所有的血细胞均在骨髓内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造血干细胞凭良心讲是有寿命的,也就是说造血干细胞的造血机能不是无限制的。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证大多数老年人的骨髓造血功能仅是年轻时的50%,由于造血机能减退,易出现贫血,而且不易恢复。
    所以造血干细胞我认为是消耗品,而且是不可恢复的!
    还有人说了书上说,献血后2周,血液的容量就会补充完成。对,你说的对,请注意补充的是什么?
    据我所知,身体在2周内补充的应该是血浆,血浆和血液是2个概念哦。血浆的成分包括水(91%)、蛋白质(7%)、脂质(1%)、糖类(0.1%)、无机盐类(0.9%)、代谢产物……。
    ,其实补充的就是水!
    这里也有一个简单的例证献血后会感到口渴,就是因为要补充血浆,血站会无偿提供糖水或牛奶也就是这个原因,明白了吧?
    还有人说你说的我都知道,为了广大病患的幸福,我就要献!OK!你很伟大,我敬佩你。可是,在你没有无偿献血的时候,难道病人就无血可输了?
    不是这样,本人在医院工作的时间可能比你的年纪还大,我得告诉你正是因为无偿献血者的热情使病人承担了更高的用血成本。
    因为血液的暴利,政府就垄断了采血的渠道,以前在没有血站的时候,每200毫升血液价格是70元人民币,但现在的价格是每200毫升大约200元人民币开外。
    而且原来还要付给献血者相应经济补偿,现在都是无偿献血,不用付给献血者任何经济补偿。
    我们医院去血站买血那可真都是真金白银,少一分钱也不行,这些成本只有转嫁到患者身上去,其实我们也是没办法。并且由于无偿献血者人数众多,原来靠卖血接济贫穷生活的农民和下岗职工现在又断了一条财路,造孽啊!
    有人说了不是无偿献血者可以免费用血的吗?对,先到医院把用血的钱交了;然后到院办公室开证明;然后找到医生签字,拿上你的身份证、病历、手术通知、无偿献血证;然后到卫生局盖个章;然后到血站办理退款,还得祈祷经办人都在!
    并且有的地方还规定,必须要病人亲自来办理!我倒是见了很多病人,放弃到血站退血费,自认倒霉了。
    还有人说献血至少可以免费检查。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血站只做最常规的血型和乙肝检查。
    甚至有一篇报道,我没核实,大家看看“无偿献血不需要体检?”--2004.08.24 大众网-大众日报
    献血前咋不体检了?日前,笔者参加了一次无偿献血,血站的工作人员在没有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实质性体检的情况下,就开始了繁忙的抽血工作。
    面对诸多人的提问,血站工作人员解释从实施《献血法》以来,就不体检了,全国都如此。
    3)血站对“献”来的血的处置
    这个就不好说了,反正成都倒掉了几十万毫升,还有一些血被卖到药厂作原料。基本上是有问题就成批倒掉,没曝光的这种事每个城市都有。
    血站的人基本上都是当兵退伍的或社会闲散人员,医学院毕业的属于凤毛麟角。福利好得出奇,年终几万、十几万的发,那些采血车都上百万一辆,信不信由你。
    4)有医生经常无偿献血吗
    ,你真的见过有医生经常无偿献血的吗?血站普通员工年薪25万,这事听着有点悬乎,不能不使人怀疑其真实性。,如果果真如此的话,人们当做何想呢?
    从网友发贴反映的情况看,血站员工之所以能拿高薪,是因为血站占有无偿血源这块公共资源,是利用垄断的公共资源做着无本的生意。
    公众免费献血,血站向医院收费供血,采血过程中虽然肯定有成本,但没有血站卖给医院的价格高,这就给血站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据了解,现在广州医院用血的标准血价为全血每200毫升220元,50或100毫升的小剂量全血每袋加收分装费20元;其它稀有血型全血,每200毫升660元。
    血站从中能赚多少钱,只有天知道。一些网友发贴揭露期间的猫腻
    有位网友说,“自己听小姨(湖南某血站工作人员)说,规定抽200毫升的血,血站私底下会抽取250毫升,扣起50毫升作地下交易。单单这一项,血站每年每人就能分到好万元”。
  有医学根据以及实际情况表明,不论你体质强弱,献血都是会损伤你的身体,而且几乎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伤,可能立马显现,也可能很多年之后才表现出来。
  宣传所说的对身体没有损害,纯粹是西医的一面之词,就算真的无害,又有多少医生会献血呢?答案是很少,因为他们知道献血对身体的损害。
  其实,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大家都能知道这些道理,但媒体不会公开报道,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了,谁还去献血?
  各地医院和新闻媒体不道德的地方就在于,明明献血对身体是不利的,而医院为了打消献血人的顾虑,竟然说献血还有利于身体,我觉得这是医生和新闻从业者的耻辱,应该公开澄清事实真像,让群众献血也献的明白,献的确实是心甘情愿的。
    5)无偿献血对人体的危害
    1. 献血造成的血管破损是终身无法修复的。由于献血 造成的血管创伤在发生不可知的外力挤压下,有可能造成血管破裂。
  2. 献血会上瘾。经常性的献血,会造成体内造血功能强化,导致时常会有血管膨胀的感觉,唯有经常性的抽血才能够降低这种不适感。
  3. 献血后,体内血量减少,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此时,体内会产生一种酸性成分,提高血液带氧量,而这种酸性成分,对人体的脑细胞有巨大的不良作用,所以献血后人会觉得头晕。
    长期献血者会造成反应迟钝,思维敏捷性降低。所以,对于需要脑力工作者来说,最好不要献血。
  4. 人体总共大约4000--5000毫升的血液,其中脏器存有20%左右的库存血液,在人体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可以迅速进行补充。,人的器官是会老化的,在年龄老化和体质虚弱下,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体内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快速的造血。
    此时,你会因为出血量过多而供血不足造成死亡率的增高。
  5. 增加过多的被感染机率,诸如爱滋、乙肝等等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尽管已有安全防护,可是难免万无一失。感染机率总是存在的。
  6. 其他危害未经科学证明,但网络上有不少献血者表示,经常性献血对体重有促进作用。换句话说,经常性的献血容易导致发胖。
    关于此点,网上有不少献血者的评说。有的献血者说自己体重是缓慢增长的,也有的说是体重直线上升的。
    6)权贵用血浆来浇灌兰花
    成都权贵“血浆”种花!
    《震惊!老百姓捐给“成都市血液中心”的血浆竟然被有权有势者作为浇花的肥料!》--使用者网名来来回回--竟然厚颜无耻照片说明,介绍过程,图文并茂臭显摆!
1. 原作地址 --“看看我的肥料哈!高蛋白的营养品哦!”--来来回回 2009.11.07 23:32:23
2. 截屏地址
    爱心提示为了自己以及亲友的身体健康,不再被忽悠充当冤大头,阁下看完后,请务必转达你的亲戚朋友……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网友【紫衣云梦】解答如下献血可以让你自己骨髓在造新血 可以帮有需要的人 当你自己或者家人突发以外的时候可以根基你献血量的多少来减免费用 不过献血后容易长胖哦
网友【荷叶小露】解答如下科学献血无损健康
从血液生理学角度看献血200毫升是个什么概念?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一般对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张输血,可见献血200毫升决不会影响健康。
人体内的血液并不都参与血液循环,有20-25%的血液贮存在脾、肝、肺、皮肤等“贮血库”内,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贮血库”,可以贮存人体总血量20%的血液。当人体血循环需要血液时,脾脏等会连续不断地释放血液进入血管,参与血循环。献血200毫升不影响血液循环,怎么会影响健康呢? 人体血液成份的吐故纳新活动十分活跃,人体内每天约有1/120的红细胞(即20亿个红细胞)衰老、死亡,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7-14天,血小板的寿命就更短,约7-9天。再说,人体骨髓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一定的条件激发下,骨髓造血功能可增加到正常的6-8倍,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红细胞约 2000亿个,血小板 1200亿个,即每个健康成人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于人体血细胞的总量。献血200毫升后人体很快就会得到补充,决不会影响健康。

献血好处多
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
一、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二、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青岛一位专家曾对127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278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1532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 0.043%,同期未献血的2306人中,有226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 1/2。
三、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
四、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
五、可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 67.5岁;
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
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我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者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网友【公孙束竹】解答如下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9 10:11不是说喝多了水会把血液稀释掉吗?你献过吗?我是女生,献多少比较好?还有,疼吗?感觉紧张…
网友【睡梦中的雄师】解答如下
告诉你,你真的长大了,知道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了,献血并不可怕,也不是很疼,你在献血前3天不要饮酒,当天早上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多喝水。别的就没有什么了,献血后,血站会告诉你一些禁忌。。一定保存好献血证,这是以后用血报销的唯一证据。
网友【24K纯帅】解答如下你真以为我们医院会差你那点血吗?你想的太天真了。
网友【雪人】解答如下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9 10:21我为什么要后悔?买就买呗,只要能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我就觉得值得!
网友【天仙子ME】解答如下随便你吧,说了你又不听,迟早你会后悔,会想起我今天说的话。
网友【山秀溪清】解答如下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9 10:13我乐意!
网友【维生素C】解答如下
所以我才劝告你不要献,说白了这叫浪费自己的血。
网友【一片小叶子】解答如下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9 10:06既然是这样,你为什么还要告诉我? 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是为那些热心的献过血的人感到心寒!
网友【月影沙丘】解答如下我现在就在医院工作,我从来不献血。
网友【旧日的某人】解答如下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9 09:53你献过吗?你怎么知道是那样子
网友【九轮真弓】解答如下献血没意义的,你献的血都被医院拿去卖钱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