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恬:药香浸润 大爱芬芳

健康知识 2023-05-29 06:37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记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谢恬

著名:《中国科技奖励》杂志社记者 李白薇 蔡 萌

     2012年,“榄香烯脂质体系列靶向抗癌天然药物产业化技术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该项目第一完成人,杭州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谢恬一时间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
    聚光灯下,鲜花与掌声很难不让人回想起往昔。对于谢恬来说,灯光凝聚的瞬间,浮现于眼前的是三个改变一生的时刻:1978年,邓小平带领中国驶入改革开放时代,恢复高考的政策让即将“上山下乡”的谢恬回归到学业的轨道上;1982年,在县医院各科室实习轮转的谢恬结识了一名老中医,因而从西医一脚跨进了中医学的大门;研究生期间,母亲与师弟皆因罹患癌症离世,谢恬决心研发高效无毒的抗癌药物。
过往的际遇、艰难的时刻指引谢恬踏上了一条弥漫药草香的使命之旅。如今回首,其中不仅有药香,更有对事业、对苍生无尽的大爱。


名师指点 走进医药殿堂



    1978年,浙江省武义县第一中学的400多名应届生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全国恢复高考。父亲是公务人员,自己又是家中老大的谢恬本已做好了“下乡”的准备,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激动难抑。,刚刚恢复高考,竞争压力巨大,且考期紧迫,要想挤上这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又谈何容易?
对于学习,谢恬是有自信的。那一年,全校400多名应届生考上大学的还不到20人,而只有16岁的谢恬排在20人之冠,武义县考取大学的光荣榜张贴在县政府大门口。在填报志愿时,由于母亲体弱多病,父亲让谢恬所有志愿都填写医科大学。最终谢恬被浙江医科大学录取,学习的是西医。
     经过4年的医科学习,1982年,谢恬回到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开始科室轮转实习,从内科到外科,医院的每个科室他都要轮转2个月的时间。当轮转到中医科室时,一位名为俞栩的老中医引起了谢恬的注意。“他从没上过正规的学校,中医技艺是祖传的,而文学造诣之高堪称满腹经纶。”老先生儒雅、博学、超凡的气度以及高超的临床医技给谢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与西医理论体系有着极大区别的中医学也让谢恬逐渐为之着迷。
    “你一定要走中西医结合之路”,俞栩老先生坚定地对谢恬说,“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临床上各有优势。你这么年轻,可以去考中医研究生。”对中医学基础掌握一知半解的谢恬,被俞栩推荐进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进修,在这里,他结识了如今的岳父——浙江中医药杂志及中医报主编魏治平教授,魏治平的父亲是江南名老中医、原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一任业务院长魏长春。
     在各位人生导师的指引下,谢恬一步步走进了中医药学这座殿堂,其深邃、宏伟及神秘远非一两年之功所能及。第一年考研,由于中医基础知识欠缺,谢恬失利了。,对中医学的向往让他没有放弃,一年后,他考研,如愿进入具有悠久历史的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民国政府时期成立的高等院校。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总理的关怀下成为我国第一批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其原有的老专家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被输往北京等全国各大中医院校,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初入学校,这里严谨的治学、淳朴尚学的校风给了谢恬极大的震撼。谢恬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现代温病学的创始人孟澍江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前校长、国医大师周仲英。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宝贵学习机会,谢恬倍加珍惜,如饥似渴地扎进中医药知识宝库中吸取养分。
研究生毕业后,原本志向当一名临床医生的谢恬被阴差阳错地分配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药研究室。谢恬说,这一分配一是考虑到他的西医基础比较好,适合中西医结合研究;二是中药研究室力量比较薄弱,亟需新生力量。,中药学与中医学毕竟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如在药化、药理、药剂等学科中有着很大的区别。此前从未涉足过中药学研究的谢恬,在研究室工作一年后,决定继续报考中药学博士。
     这一次,谢恬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我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生导师、《中药学》主编、我国现代中药学的开拓者凌一揆。“我曾听人说过,人一生的成败有时候是看你有没有跟对人。我很庆幸,一路走来,遇到的都是能够指引我一生的大师。”在谢恬眼里,曾接受过中西医教育的凌一揆教授是个博学多才、思路开阔、对学生开明的导师。凌一揆教授非常注重产学研结合,注重应用研究,他认为,药学本来就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为了让谢恬打开思路,凌一揆教授组建了博士生指导团队,包括徐治国教授、沈映君教授、谢秀琼教授,还找了外校的两位教授——浙江医科大学从事西医药理学的卞如廉教授及华西医科大学从事药剂学研究的候世祥教授。几位导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勤勉的作风以及开阔的科研思路让谢恬受益终生,自此开始用中西医交叉学科的眼光看待科研问题,走上了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研究之路。
     在成都时,谢恬每天沉浸在实验室与寝室之间,疲惫中却透着收获的喜悦。攻读博士的几年间,他没去过任何一个景点,直到毕业时才和同学结伴去看了看著名的杜甫草堂和青城山。这是他从本科时期便养成的习惯,永远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大学期间学校每个周末都放映一场电影,而他4年只看过2场。
1990年谢恬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从西医到中医再到中药,谢恬用勤奋的双脚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厚积而薄发,融汇各学科知识后,他站在了人生的交叉路口上,而这一次,他充满了自信。

亦中亦西 研发抗癌新药


      获得博士学位后,谢恬被分配到杭州市中医院工作,踏上了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中药制药研究的道路。不要小看“制”这个字,这意味着从实验室到中试、产业化的全过程。相对于单纯的实验室研究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充满了艰辛与坎坷的路。而谢恬为什么要选择这条崎岖的路呢?
     谢恬最早开始关注中药研发与应用始于当住院医生期间。那时,他时常留意临床上有效的中药,并将它们归纳起来,从药学角度筛选出有效药物及活性成分,再选择合适的剂型将它们做成制剂。在杭州市中医院期间,他研发了治疗冠心病的心脑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尿毒净等药物。1993年,陈可冀院士等专家鉴定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实验研究时对其评级极高,并在鉴定会上建议该项目申报奖项。翌年,“中药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实验和临床研究”获得了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而年轻的谢恬正是这一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有过研发新药的经验后,谢恬的观念也随之转变。“以前想做临床医生,是因为想治病救人。医生的精力是有限的,看病人只能一个一个地看。如果研发成功一种药物,不就能惠泽更多患者了吗?”,谢恬开始将研究的方向转向新药研发。
      如今,鏖战多年,高效无毒抗癌药物成就了今日的谢恬。而当初,促使他开始这一研究的是先后发生的两件沉重的事。上世纪80年代,谢恬的母亲罹患癌症去世。读研究生期间,他的师弟由于慢性肝炎恶化为肝癌,手术后不到一年过世。如今他还记得,师弟手术前对他说:“师兄救救我。”“我们一定要研发出高效无毒的抗癌药物”,这是谢恬当时的许诺。为了这个许诺,谢恬开始了一场艰难的旅程。
      彼时至今,癌症治疗方法一般都侧重于消灭肿瘤,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控制肿瘤。但65%左右的恶性肿瘤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无法手术,无法解决癌细胞扩散转移问题,放化疗则会对人体正常细胞以及机体的免疫、胃肠、肝肾、骨髓造血功能等造成损害。而对于中医药治疗来说,传统的中医药往往采用“以毒攻毒,清热解毒”的方法。这种治疗的缺陷在于,药物本身就是有毒性的,杀灭癌细胞的也会对正常细胞有所损伤。中西医治癌手段皆卡在了此处。
     “有没有一种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伤害机体正常细胞的抗癌新药呢?”思路有了,但做起来却为其艰难。为了寻找无毒且有效的抗癌中药,他经过了长期大量临床—实验室—临床转化研究过程,在筛选过程中编著了《抗癌本草》。最终,他发现了姜科植物具有“消瘀散结、祛邪扶正”的特性,并最终选定其作为抗癌新药研发的主要成分。研发之时,谢恬提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理念,要采用“分子配伍”理论和方法研制新药。“为什么有些人不认可中医药?就是因为中药的成分说不清,作用机理也道不明。中医药也需要现代化,我们要研制的是现代化的中药。”
     为了实现中药制药的现代化,谢恬在新药研发上提出了“分子配伍”理论和方法,并且加以实践,最终在“浙八味”之一的温莪术(温郁金)提取的挥发油中发现了高效无毒的抗癌活性物质,并提取分离出抗癌活性成分——榄香烯。该活性成分对肺癌、肝癌、脑癌、食道癌、胃癌、肠癌、胰腺癌、骨转移癌及妇科肿瘤抗癌效果好、毒副作用轻微、不伤害人体正常细胞。 
     ,实验室提取成功离产业化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距离。实验室的方法产量太低,产业化要求的是高效率、高产量,跨越这道鸿沟的难度不亚于在实验室进行的任何一项发现性工作。,传统中药提取方法需要用到酒精、丙酮、乙醚等大量有机溶剂。这种方法一方面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在药物提取后要进行有机溶剂的回收,有机溶剂始终会有所残留,有机溶剂一旦进入人体,日积月累会对机体造成损害。本着对质量的高要求,谢恬决定弃用这种传统方法。他要寻找的是一条节能减排、零污染的道路。实验、失败,再实验、再失败却如同一个怪圈困住了他,于是他开始拓宽思路,寻找灵感。
     上世纪90年代初,正为提取技术一筹莫展的谢恬得知法国即将举行一个有关植物药的学术会议。“法国香水提取的也是挥发油,或许可以借鉴呢?”带着这样的想法,谢恬来到法国。会议结束后他想办法找当地华侨联系去香水工厂参观。法国香水其成分提取技术果然名不虚传,其中,分子蒸馏技术让困惑良久的谢恬豁然开朗,一种新的思路诞生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