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后是肺炎高危险群!医师预防感染7大招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根据国外研究显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感染风险会随年龄与自身并存的慢性疾病而提高,超过 50 岁以上年长者、患有慢性病及免疫力低下者都是感染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高危险群,如糖尿病患者罹病率比健康者高 3.4 倍、慢性心脏病高 6.4 倍、慢性肺病高 5.6 倍、慢性阻塞性肺病高 8 倍,癌症高 22.9 倍。

由此可知,慢性患者一旦患上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症,不仅更难医治,而且还会使原来的慢性疾病失控,造成进一步恶化感染,也大大增加致死率。肺炎是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侵入肺脏引起的发炎症,引起肺炎的病因分别从很多不同种类的病原体引起,如细茵、病毒、真茵、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线、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台大医院胸腔科医师郭炳宏表示,肺炎主因还是以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为最常见。

,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中的咳嗽反射、支气管纤毛黏液排泄系统、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等,都会对吸入的气体产生过滤和湿化功效,如此保持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组织的无菌状态。而受损的免疫功能会有受寒、饥饿、疲劳、酒醉、昏迷、低氧血症、肺水肿、尿毒症、营养不良以及病毒感染等症状,倘若进入下呼吸道的病原体毒力较强或数量较多时,就容易引起肺炎的状况。

细菌性肺炎

许多种类的细菌(肺炎链球菌、B 群链球菌也称 GBS、大肠杆菌、嗜血杆菌、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都可能引起肺炎,但绝大多数是来自于「肺炎链球菌」,而其中又以第 Ⅲ 型的致病力最强。郭炳宏医师解释,肺炎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其外型有荚膜,致病力是由于高分子多糖体的荚膜对组织的侵袭作用。

细菌性肺炎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 80%,进入抗生素时代一度有显著改善,但自 60 年代以后的疾病致死率却是居高不降。肺炎链球菌仍占有细菌性肺炎病原体中的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随着细菌耐药性增高,所谓「难治」的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中的致死率相对提高。

郭炳宏医师表示,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避免病原耐药性等方式才能有效改善肺炎发生,亦是临床上最需要强调和解决的问题。

50岁后是肺炎高危险群!医师预防感染7大招


典型病征&症状

细菌性肺炎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咳血和呼吸困难的现象;其他症状像是恶心呕吐、身体不适、肌肉酸痛等;病史应询问以上症状的演变过程,医师才能给予最适当的治疗及改善措施。,患有此症的人也有少数出现呼吸急迫和紫绀现象,严重的病人其体温可高达 39~40 度、血压下降、胸部检查患侧呼吸度减弱、支气管呼吸音或湿罗音等征状,少数可有胸膜摩擦音或呼吸音减弱,不可不好好的注意和治疗。

提醒患者若是发烧合并咳痰、呼吸次数增加或剧烈咳嗽造成呕吐时症状较轻微,可先至门诊求诊;倘若已有高烧、咳嗽并有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困难、发紫绀或出现咳血的严重症状时,就应直接到急诊室求诊。透过 X 光检查,可见到支气管肺炎型的改变,但还是无法完全确认肺炎病原,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则有所帮助,例如肺叶实质病变、空洞或形成较大量胸腔积液等,大多都可能是产生了细菌性肺炎。

如何好好治疗?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时间可依照不同菌种来治疗,一般疗程约需 7~14 天;而若是肺炎有并发肺脓疡或脓胸情形,则需使用有效抗生素 4~6 个星期。郭炳宏医师提供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方法,如下

●执行咳嗽、深呼吸、拍背、姿位引流,并在必要时抽吸痰液等,以维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有效换气为主。
●氧气治疗由专业医师依照患者治疗的需要来给予氧气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可以控制肺部感染的抗生素、可稀释痰液和促进痰液排出的袪痰剂、可降低呼吸困难程度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降低因发炎症状所引发疼痛的止痛剂、缓解因发烧所带来的不适的解热剂。
●肋膜内脓液引流依照病人严重度给予内科或外科的引流术治疗。

预防感染7招


郭炳宏医师建议平日要养成均衡饮食习惯,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换季时节也要好好的保养呼吸道。,还有一些常见的预防模式,帮助抵御细菌性肺炎的侵袭
1.在感冒流行期间或身体抵抗力较弱时,应戴着口罩保护呼吸道;并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与已感冒者接触,得到感染。
2.打喷嚏和咳嗽时,可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并要注意个人卫生,随时勤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
3.请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注意口腔清洁卫生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维持均衡的营养状况、充足的睡眠及适度运动(如无法下床的老年人则以简单的全关节运动为主),用以增加抵抗力。
5.天气变化时就要适时添加衣服,避免受风寒。
6.倘若已经感冒,当痰量增加、颜色变黄、变黏稠、发烧、咳嗽、呼吸困难加剧、意识混乱或嗜睡等症状时,就要立即就医。而睡眠以侧卧为宜,因睡眠时吞咽能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所以口腔分泌物容易流到气管,造成下呼吸道肺炎。
7.肺炎的高危险病人(如年满 65 岁以上老人、患有肺部罕见疾病者、6 个月以上至 2 岁以下幼儿等)都应每年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每 5 年施打肺炎链球菌疫苗,才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病毒性肺炎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病毒感染占了 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还有少数是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以及流行性胸痛等原因造成。郭炳宏医师表示,会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多发生于冬春季节,最可能会出现散发或爆发流行的情况;而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病毒感染约占 25%~50%,患者多为儿童但成人相对少见。

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通过人与人的飞沫传染,主要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家畜(如马、猪等)有时带有某种流行性感冒病毒,也会有接触性的传染;由粪经口传染见于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透过尘埃传染。

常见的临床表现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与支原体肺炎的症状相似;开始发病时较为缓慢,有头痛、乏力、发热、咳嗽并咳少量黏痰等疾病征状。郭炳宏医师表示,若以X光检查肺部炎症会看到斑点状、片状或均匀的阴影;白血球的总数会有上下增减的现象。

病毒性肺炎的病程约为 1~2 周,尤其是免疫缺损的患者其病毒性肺炎往往比较严重,会有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紫绀、极度衰竭等症状,有时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由于肺炎导致肺泡间质和肺泡内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听诊会有湿罗音,X 光的检查亦会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

病理上有何改变?

病毒性肺炎的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对气道上皮组织有广泛的破坏,黏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开始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易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的感染。若是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的浸润现象。

,可能会引起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造成肺炎转为局部病变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质变化的现象。

预防好就能形成保护

被病毒感染后,体内的抗体出现会较迟缓,对病毒感染的控制作用不大;而干扰素对易感染细胞的病毒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阻止病情发展和防止其继续播散。至于细胞免疫对某种病毒有控制作用,如白血病或何杰金病的细胞免疫缺损,就很可能出现疱疹和水痘等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对其他病毒却无易感性。

预防方面,目前国内已从婴幼儿广泛接种减毒麻疹活疫苗为主,现麻疹已极为少见,麻疹肺炎更为罕见;人体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对易感染病毒性肺炎的病人,特别是针对水痘与麻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至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病人,则是对流行性感冒、腺病毒、麻疹等有保护作用,但无法完全防止发作。

◆ 专访台大医院胸腔科主治医师 郭炳宏    文/RURU


  该文章《50岁后是肺炎高危险群!医师预防感染7大招》由网友『她不爱我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