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省水小撇步爱地球做环保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总统马英九曾到省水达人杨贤英家中,实际体验如何有效节约用水,并吁请国人一起身体力行。用水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起床的刷牙洗脸,到睡前的洗澡洗衣,一整天都与水脱离不了关系,如何做到不浪费水源,又能健康用水,且看达人分享妙招。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不管是家庭主妇,或是上班族的小资女或职场男,都可以成为省水达人,小从便当盒的洗法,大到洗衣机如何使用,处处可见省水撇步,学起来,不只善尽地球公民的环保责任,看到水费单时也会笑呵呵。

上班族省水4要点这样做~

上班族用水的时间点,不外乎上厕所、洗手、喝水、洗便当,杨贤英传授省水撇步,聪明的上班族甚至是老板,一起来学习吧!

要点1/上厕所

除非老板愿意花钱更换设备,改为省水马桶或类似飞机上的虹吸式马桶,否则上班族上厕所冲水,很难从中省水,且不鼓励为了省水而憋尿。不过,更换马桶设备需要经费,施工期间也可能造成困扰,,各公司要视情况而定。

饮水思源!省水小撇步爱地球做环保

要点2/洗手

公司行号可以在水龙头加装省水阀,花费不高,且省水效率可达3成以上,长期省下的水费可观。若是公司行号没有这种设备,上班族可以自己来,水龙头的水不要开到最大,只要往回旋的一个小动作,就能省水1∕3甚至一半以上,当养成用水量少的习惯时,日积月累就会省很多水。

要点3/喝水

省水要省得健康和卫生,喝水是人体健康必须的条件,不能因省水减掉健康,假如一天要喝水2000c.c.,就维持这样的习惯,不要少喝。但提醒上班族,在公司饮水机倒多少水就要喝干净,不要过量倒掉,就变成浪费水。

要点4/洗便当盒

STEP1吃完便当,把汤倒进去便当盒里面喝,除了节省容器,也是便当盒的初步洗净。

STEP2擦完嘴巴的卫生纸不要丢,用来把便当盒抹一抹,再拿去洗,就不必用到那么多洗剂。

STEP3不要用泡沫很多、很难冲洗的洗碗精,部分厂牌滋润的效果很好,很难冲洗,若在省水阶段,那种洗剂不赞成使用,用天然肥皂或用一般洗碗精剂稀释3~4倍再用来洗碗,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水。

STEP4到药妆店或化工行购买「泡沫瓶」,或把洗脸用完的泡沫慕斯罐留下来,把稀释后的洗碗精倒进去,挤出来的洗碗精就会变成泡沫状,更好清洗、更省水。

家庭主妇省水,7要点这样做~

家庭主妇为家人付出,做家事、烧饭,用水的机会一整天都有,如何聪明用水、节约持家,杨贤英分享省水妙招。

要点1/上厕所

为省水换马桶,可改用虹吸式马桶,非常省水,但这是手段,因为麻烦且要花一笔钱,只鼓励不强迫。建议如果主妇们有一些较干净不油腻的回收水,例如洗菜水或除湿机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要点2/洗菜和烹调

1.一次洗3天量的青菜,如此一来,在限水期间也能吃到青菜。

2.洗好3天量的青菜后,先甩干水,用餐巾纸包菜,或在保鲜盒铺餐巾纸,这样青菜放3天都鲜绿不坏。

2.水煮青菜取代烫青菜,方法是把青菜下锅,放大蒜、少许油和一点点水,盖锅盖闷熟即可。夏天到了,可以多吃凉拌菜,例如绿花椰菜或波菜一次多烫2天量,要吃时再淋上酱料即可,鲜甜又清凉。

4.吃饭用一个器皿就好,例如用盘子装饭,菜摆上去,就不必洗那么多个碗盘。煮菜也一样,一个锅子煮到底,中间不必洗锅,「酱汁浅到深」,例如先炒蛋,再用同个锅子炒青菜,再鲁肉,省掉洗碗机率。

要点3/洗碗

用盆子放入水和微量洗剂,碗盘放进去泡,搓洗后倒掉污水,再把碗盘放入盆子里,当把碗盘一个个拿起冲洗时,可以稀释泡在盆里,碗盘上的清洁剂,接下来用较少的水就能完全洗净。

要点4/洗手

1.建议水龙头加装省水阀,或是查看水龙头下面有没有螺丝,旋转可调整水量,把水调到适中,是省水第一步。

2.用低泡沫的洗剂。

3.盆子接水,把手泡在盆中搓洗,这样大约用300~500c.c.的水量就可以洗净。

4.打开水龙头冲手,彻底把手洗干净,此时的水要收集起来,可以洗马桶和浴室,不要一直流掉。

要点5/洗澡

1.热水出来前的冷水一定要收集起来,估算冬天大约会流出冷水10公升、夏天大约5~6公升,不要平

白浪费。

2.最好用肥皂洗澡,有的沐浴乳太滋润,大约要用80公升的水才能冲干净,一般沐浴乳至少也要用掉60公升水量,肥皂只要用水25公升,泡沫更低的手工皂只要15公升水量就能洗好。

要点6/洗衣服

等洗衣机装满一桶衣服再洗,让洗衣机发挥到最大容量的功能,不要几件衣服就洗。

要点7/拖地

用收集的干净水(如洗澡前流出的冷水)拖地。

【完整内容请见常春月刊 387期】


  该文章《饮水思源!省水小撇步爱地球做环保》由网友『喃声入耳』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