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习惯性中暑 多喝绿豆薏仁汤
「唉!怎么又中暑了?」酷热艳阳发威,有些人受体质和生活形态影响,三天两头中暑、身体不适。中医师建议经常性中暑的民众,可依个人中暑原因和症状表现,以食疗方式调理改善和预防,其中绿豆薏仁汤可消暑利水,适合所有人食用。
夏日中暑的人多,张顺昌中医师建议民众多喝绿豆薏仁汤消暑。
热中暑恐休克 冷中暑易头晕
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医部中医师张顺昌表示,常见的夏季中暑类型可分为「热中暑」和「冷中暑」两种。热中暑又称为「阳暑」,常发生于长时间在阳光下工作的族群,例如农夫、劳工等,患者容易因阳光曝晒,心跳加速、体温升高,可能伴随大量流汗,造成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引发脱水甚至休克的现象。
冷中暑在中医又被称为「阴暑」,常发生于频繁进出冷气房的上班族、天热突然洗冷水澡,或大量吃冰品的人,容易造成肠胃受损,身体来不及适应温度变化而中暑。冷中暑的体温表现与一般人差不多,但容易头晕、胸闷、恶心或拉肚子。
预防夏日中暑 食疗饮品各易
若要预防夏日中暑,张顺昌中医师建议可透过食疗调理、预防中暑。
热中暑经稀释的运动饮料、生津止渴的乌梅汁或消暑利水的绿豆薏仁汤。绿豆薏仁汤也可加入莲耦和西瓜皮白肉部分,提升退火解渴的性能。
冷中暑可煮生姜冬瓜汤、四神汤或绿豆薏仁汤,帮助排除体内湿气,调理脾胃功能,预防中暑。
告别夏日中暑 生活保健6招
无论是热中暑或冷中暑的民众,若要在炎炎夏日预防习惯性中暑,张顺昌医师提醒以下生活保健之道
不要长时间曝晒在阳光下,尽量处于通风、不闷热的环境。
随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即使天气热,也不要总是吹冷气、吃冰凉食物,以免身体温度调控失常。
多运动增加血管弹性,有助于身体适应气温变化。
少喝冰冷的高糖饮料,以免造成脾胃失调,容易冷中暑。
不喝酒精性饮品如啤酒,以免血管壁扩张、血液循环变快,连带也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增加中暑风险。
该文章《远离习惯性中暑 多喝绿豆薏仁汤》由网友『干脆拍拖』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