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新一年的幸福

健康知识 2023-05-29 03:12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癌症、肥胖、忧郁,已让台湾迈入文明病的幽谷。给自己几分钟,做个简单测试,看看自己的身心健康指数是否及格。

星期三,冬晨阳光下,台北人匆匆赶赴上班,荣总过敏免疫科里早已大排长龙。

有个约莫三、四十岁干燥症的女病人,每个月固定一天早上六点钟出门,由桃园坐火车来到台北荣总看第一号。医生持续开给她免疫抑制剂。「我到底什么时候会好?吃药到底要吃多久?」这个看似寻常的问题,她却已追问了八年。

当台湾摆脱了与贫穷共生的传染病、急性病威胁,以前少见的疾病,如自体免疫疾病、不明热、过劳死等,却趁着高压力的蔓延、饮食洋化的脚步,猛然闯进台湾人的生命。

在许多新兴疾病之外,台湾人还得力搏随着人口老化、饮食西化汹涌袭来的癌症、心血管疾病。

癌症 不可承受之重

查看十年来纠缠台湾人的十大死因,会发现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一直稳居前三名,每年共夺走近六万条生命,是台湾国民健康的头号大敌。

吊诡的是,随着医疗进步,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不降反升,从十年前的每十万人有一三四人死亡,增加至每十万人有一六三人死亡。台湾地区的癌症人口也将从二○○○年的六万人,增加到二○二○年的十万人。

死亡率、罹患率双双攀升的癌症,已成为台湾的不可承受之重。根据卫生署二○○五年国家癌症防治五年计划的报告,台湾平均每年支出二三○亿在癌症照护工作。

这沉重的经济负担、社会成本,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日新月异的医学,无力为台湾挡去一波波的癌症攻击?

因为只重「治疗」的医学,只能抑制病征,却无法根除慢性病的病灶——现代人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

查看台湾近年来癌症变化,可以看到男性的食道癌、口腔癌、鼻咽癌、结直肠癌、摄护腺癌大幅成长,女性则饱受乳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结直肠癌之苦。

这些癌症的共同特色,就是祸从口入。「抽烟、喝酒、嚼槟榔的坏习惯,让台湾男性嘴巴、喉咙、到食道上端,都暴露在癌细胞的攻击下,」曾一手擘划台湾癌症地图、追踪台湾癌症二十年变化、现任国科会主委陈建仁语重心长。

尤其是口腔癌的蔓延,更是台湾槟榔产业的遗毒。「槟榔的传播,就是传染病的传播,」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秀熙痛陈。他估计,台湾有两百万的槟榔人口,而槟榔产业只要有利可图,口腔癌就不可能绝迹。

三分之二的癌症可预防

台湾女性乳癌、结直肠癌,也是摄取太多动物性脂肪、运动不够的后果。「台湾准备再承受十年、二十年乳癌的苦吧,」陈秀熙叹息。在筛检率未有显著提升、西化饮食主流的交互影响下,未来,乳癌将成为台湾女性健康的心腹大患。
 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正因为这些癌症都是不良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导致,只要多吃蔬果、多运动,医师们说,其实有三分之二的癌症都可以事先预防。

「一定要定期体检,许多癌症都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陈建仁提醒,民众要多多利用健保给付的成人与老人预防保健、子宫颈抹片检查、乳房摄影、流行性感冒预防针等。

癌症之外的另两个隐形杀手——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则有提早引爆的危机。走一趟冠状动脉加护病房,不乏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躺在病床上气息奄奄,甚至有不到二十岁的心肌梗塞病人、二十多岁的脑中风病人。

肥胖 文明的慢性杀手

「老实讲,我是开始担心台湾的下一代,营养太好了,小胖子多起来,将来他们到三十岁、四十岁的时候,这些疾病都会更严重,」台大医学院院长陈定信十分担忧。

在速食店林立的台湾街头,不难发现肥胖如何啃蚀台湾人的健康。

根据卫生署最新调查,十九岁以上的年龄层,每三位就有一位体重超出理想范围(身体质量指数BMI>24.2),约七个人就有一人罹患代谢症候群。

肥胖不像癌症令人闻之色变,但肥胖却是百病之根,现代文明的慢性杀手,让身体处处问题丛生,尤其是容易产生新陈代谢症候群。新陈代谢症候群泛指因为长期不良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导致新陈代谢功能严重异常,所引发的一连串如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蛋白尿、肥胖等合并症状,发生机率随年龄和肥胖程度增加。

「已开发国家死亡率成长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新陈代谢症候群,」台北市立万芳医院肥胖防治中心主任刘灿宏指出。

在台湾,从二○○三年开始,新陈代谢症候群挤下恶性肿瘤,成为国人天字第一号沉默杀手。

国民健康局分析,虽然恶性肿瘤居十大死因之首,但若以新陈代谢症候群引发的疾病死亡率加起来看,新陈代谢症候群才是台湾健康的隐形杀手。据统计,每十万人口中,就有一三四位死于新陈代谢症候群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等等,多过于恶性肿瘤的每十万人口一二四位。

新陈代谢症候群体现在东方人身上,最醒目的病征就是游泳圈腰、啤酒肚。

「要注意的是,一个腰围宽广的瘦子,死亡率不见得比全身均胖的胖子低,」刘灿宏提醒。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健康局屡屡提醒民众注意自己的腰围,腰围超过三十五吋就要大大提高警觉。

除了癌症、肥胖,近十年威胁台湾健康的还有轻型精神疾病。

忧郁症 台湾的蓝色幽谷

世界卫生组织明白指出,二○二○年,以全球卫生负担来看(以生命损失年数、伴随残障存活年数合起来估算),忧郁症将是造成人类失能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心脏血管疾病。

在台湾,十年前开始,自杀挤进台湾前十大死因第九位。前年,平均每两小时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细看自杀成因,会发现自杀个案有八○%都罹患忧郁症。

紧张忙碌的都会职场生涯,也让企业菁英的精神健康,成为医师们关注的焦点。

「各个公司行号,请假第一个原因就是精神官能症,」台大精神科教授、卫生署自杀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滨说。忧虑、焦虑会影响自律神经,产生头晕、耳鸣、心悸、胸闷、胃痛、肌肉紧张、脑神经衰竭等生理症状。许多人因为生理症状请假在家,却忽视了应该去看精神专科医生,寻求治疗。

为什么忧郁、躁郁等精神官能症,仿佛是进步的原罪,总是伴随现代化生活而来?

因为,过度的专业分工让人际关系只剩下交易与合作。互相关怀变成竞争社会中难得的感情奢侈。

根据精神健康基金会《二○○四精神健康指数报告》解释,台湾在一六五○万二十岁以上成人当中,有四五○万的民众严重缺乏归属感。缺乏归属感,则容易沮丧、孤单,在汪洋社会中过着自己的孤岛人生。

五十年后 谁来负责?

身心煎熬的台湾人,如何自救?

让台湾自豪的全民健保,显然不是解药。目前,台湾一年三六○亿的健保预算,重医疗、轻预防。只照护病发后的病人,却没有投资在最能防堵慢性病、精神疾病的预防医学上。

反观英国政府设立资助的全民健康医疗服务(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就投入了总预算的二○%在预防医学上。

「现在健保没有投资在预防医学上,五十年以后,谁来负责?」陈秀熙提出警告。陈秀熙提醒政府必须投资在预防医学上,否则三十年后台湾每年经济负担、社会成本将高达九百亿。

解药,其实早在每个人心中,只看如何身体力行。二十一世纪的台湾,已走入了文明百病丛林。只有健康生活,才能帮我们在百病丛林中辟出一方安养身心的绿田。

一年之计的新春开始,正是替自己规划健康年的出发点。


  该文章《预约新一年的幸福》由网友『楼下水管道、』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